我小时候生活在东北的山里,家家都是差不多的穷苦生活,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关于慈善的概念,甚至连什么是乞讨都很模糊。
住在山里面的村落上经常会来一种人,大人们管他们叫做“要饭的”,男女老少都有,多数是一个人,偶尔也会有成年人带一两个未成年人出现。“要饭的”真的是来要饭的,就是纯粹为了讨点儿吃的填饱肚子,只要你给些家里的剩饭剩菜,给口热水喝,狼吞虎咽的样子让你极度好奇他们到底几天没有进食了,而后便是万分感激不停作揖中快速的离开,一般都不会停留,不会跟你扯太多的话题。还有一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情况,首先那个年代的“要饭的”绝不会在吃饭的正点儿来敲你们的家门,其次是如果家里面恰好没有剩饭剩菜的话一定要直说,千万不能尝试给点儿零钱给来“要饭的”人让他自己去买吃的,他们一定会用一种特别异样的眼神瞪你两眼然后愤然转身离去,而绝不会顾及你的一脸茫然。
一晃过了三十多年,我们今天的已经有了完整的慈善理念,多数人都不仅仅是在面对乞讨时才会进行财物上的给予,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天灾、意外甚至重大疾病,我们已经有了主动捐赠的思想和行为。
捐有两类情形:一个是从道德、情感方面去发掘捐的动力。假如有一天发生了地震等自然灾害,一些有钱人动辄捐几千万、一个亿,这种行为属于比较冲动和随意的;另一类情形是从理性、社会建设、公民组织等几个方面发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把金钱和资源贡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今天对于前者称之为慈善,而后者称之为公益。自古以来,公益和慈善就是两码事。慈善行为是道德诉求,公益行为却是强调职业性和专业性。今天,我们每个人或者每个企业不管是参与慈善也好,还是参与公益也好,都需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认为如今的慈善宜小,莫以善小而不为,但亦无须因小善不为而纠结,碰上事情时,捐多捐少全凭个人道德感驱动,不捐也不一定是错的,也无须上纲上线。毕竟在多数情况下,慈善只对少数的贫穷人群有所帮助,而公益对更大范围的人群都有帮助——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而且参与公益不单纯只是靠热情来驱动的。
古人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现代人往往越是兼济天下,最后就越能成就个人,做公益貌似为“公”,其实是提升个人境界和胸怀的途径。
如今已经有很多个人和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他们脱离了传统的道德层面的慈善,转而关注更加现代的公益理念和公共事务。过去 100 年,我们已经回首看到,公共的利益远远大于个人一己的私利的精神,对于今天所有的个体来说,仍然弥足珍贵。选择参与一些具有普惠意义的公益项目积极参与其中,是我们每个人回馈社会影响社会的通道,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更是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