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有平韵和仄韵两体。仄韵体始自北宋,见于柳永《乐章集》。《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104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上片第三句较下片第三句少二字,上片结句较下片结句多二字,其余句式相同。又名《消息》。
《宋词鉴赏辞典》共收录五首《永遇乐》苏轼、李辰翁、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各一首。
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彭城(今江苏徐州)知州,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紞(dǎn),击鼓声。铿(kēng)然:清越的音响。上阕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重寻无处”的怅然若失。下阕乃醒后述怀,换头三句实写心境,天涯漂泊深感厌倦,但故乡渺渺,枉自望眼欲穿。词人感慨:如今我为“燕子楼空”兴叹,将来谁会对着黄楼夜景为我长叹?古今同此一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啊!
李清照的《永遇乐》是她流落临安时作:“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尽管夕阳晚霞明艳绚丽,柳眼梅腮春意渐浓,融合天气,但流落异乡的词人并无游兴,以“次第岂无风雨”婉拒诗朋酒侣的邀约。下片前六句回忆在汴京繁华时,特别重视元宵佳节,盛装出游。如今容颜憔悴,霜染两鬓,更不愿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今昔、人我的对比中透出身世飘零的黯然悲凉。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占领。同样遭受家国之痛的刘辰翁于1275年元宵节读易安《永遇乐》引起深深共鸣,作《永遇乐》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上片起句以璧月黛云描绘元宵景色可嘉,但如今谁是这美好春天的主人?曾经的轻寒禁苑,湖堤微暖,随着国破家亡匆匆成过往。曾经华灯明昼,香车过后飞尘暗巷陌,而今元军下令断烟禁夜,满城愁苦。下片先写宣和年间李清照南渡,漂泊流离中所收书册、古器全部散失。国破家亡的哀痛,使易安即使在元宵节,也“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将悲苦之情诉诸词句。如今江南国土尽失,无路可走,在满村社鼓声中,词人彻夜难眠,独对残灯,此苦谁知?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六十六岁的辛弃疾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寄奴,东晋刘裕。京口曾是吴国的都城,孙权称帝后发展起来,亦是刘裕的出生地和起兵的地方。上片词人由孙权想到刘裕,并以刘裕挥师北伐的气势雄威喻自己报国的决心。下片以元嘉27年宋文帝刘义隆派王玄漠进攻北魏,因准备不足而惨败的故事提醒当权者吸取教训,勿重演“仓皇北顾”的悲剧。43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占领扬州等地。而今人们却在入侵者拓跋焘祠庙前祭祀。结句借廉颇自比,表达雄心犹在却难得重用的悲愤。佛(bì)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姜夔有感于辛弃疾的北固亭怀古,作《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轻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次韵即按原词的韵脚填写。“迷楼”,隋炀帝建于扬州,与北固亭隔江相望。“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中,相传三国时孙权曾坐石上与刘备商量攻打曹操的计谋。“使君”指辛弃疾。“苍崖绿嶂”指辛弃疾隐居的山林。“征西路、依依种柳”都是用晋附马桓温的典故。桓温西征蜀地得胜后被封为征西大将军。他北伐路过金城看到自己之前种的柳树都已十围。上片同辛词一样,以迷楼,很石等英雄遗迹引出江山寂寞、时势消沉的感慨。已习惯生活在青山绿水间的辛弃疾为了北伐留在京口。下片以诸葛亮赞扬辛弃疾富有才略,以桓温征西、种柳的典故喻其出师必胜。“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即中原及北宋京城的人民在盼望反攻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