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
本次看了四章
这四章当中,举例一些和家长沟通的问题,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在上学后沟通的表现问题,很多孩子在上学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因为在学校里爱与自由的环境里,孩子会有很多变化,变得开始“不听话”不顺从家长,也不懂规矩,
也举例了著名教育学家发现自己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要求孩子,自己会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限制孩子,要求孩子~ 更何况平常普通的老师呢?
我们会以自己的想法去限制孩子,孩子会再压抑中顺从我们~
我发现自己对于孩子了解的太少,所以自己会迷茫自己是否做的正不正确,自己的判断正不正确, 对于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到来,我是否可以判断出来,是否可以观察出来。
在这个爱与自由的环境里,孩子可以发散自己的天性,可以得到理解和尊重,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有规则意识的前提下, 遵守规则,然后等待,每个人都有自己发言权,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说不。
蒙台梭利说,孩子会有三个顺从阶段,
这三个顺从阶段可以判断吗?我判断不了,
现在家长培训的观念,只有孩子整整齐齐的做好,就说明上课上的好,但是对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来说,当老师拿来一种教具的时候,只有一两个孩子去玩这个玩具才算正常现象,如果所有人都去,那才不正常,因为孩子都没有自己的个性。
家长的生命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需要,行为三者都越想融为一体。
看看这本书,想想自己。
人的成长依靠什么呢?法律?道德?良心?不,都不是,依靠发自内心的爱,这是最可信的。
哇,感觉升华了一个度,这个爱的范围太广了,这个爱是不是也太无私了?
就像冬冬妈妈说的,这本书是一个天窗,推开他,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
家长要学会爱孩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和自己的潜意识作斗争,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发现主观意识之外的东西,了解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并且为这个生命成长路上的过程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人本来就是自私的,这个自私更多精神方面的自私,你的思想控制你的行动。
很多家长炫耀,我家孩子会什么,给阿姨表现一个,人是需要被关注的,毕竟是社会人。在家长炫耀孩子会背几十首诗词时,家乡认为这是开发智力,诗词发现的情景属于成人的世界,孩子不可能理解,知道这一点的人谁会逼着孩子去背什么诗词呢?
反而占用孩子心智发现的成长黄金时间,幼儿期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成人喜欢用自己的观点揣测孩子,孩子皱眉,就说身体不舒服。喝水躺着了,换,吃饭不想吃,就说不喜欢吃,换,哪有那么多情绪。
蒙台梭利说,老师得启蒙作用相当于什么?好像一个人独自在森林里漫步,宁静,愉快,沉思,任凭
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徐徐展开,这是远处传开了悠扬和谐的钟声,这把钟声把他唤醒,使他比之前更能感受到这片森林的平静和美丽,成人的启蒙只起一个钟声的作用。
旧教育总是希望,孩子对成人绝对的顺从,越顺从就越认为,这个孩子懂事听话,成人对待孩子似乎能做到的就是说教和建立榜样。
十七章里面说到一个台词,内驱力,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儿童做一件事情会做的非常好,这种品质,不停地告诉他“去做这一件事”
后来说到孩子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在这个阶段,顺从不顺从是相互交织的
第二个阶段,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
第三个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他突然变得能够从这个优秀的人那儿获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