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定的秋天来得早,突然几场雨下来气温便下降了很多,一时之间有点直接进入冬天的意思。
我因怕冷,再加上一以贯之的懒,所以就不太愿意出门了,窝在家里看些书,打发时间。
然后发现了个有意思的事,咱们中国的作家的长篇小说少,相对于散文,诗歌,杂文札记之类的,相对于世界文学来说,比例较小。
咋回事呢?我停止看书,打算用一两个小时挖挖这事。
当然这不是权威的信息抑或有翔实的数据得出的,只不过是从我这样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不这样声明一下,肯定会招来一大批专家的嗤笑或精力旺盛的喷子们的冷嘲热讽,甚至谩骂。因为这种事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况且标准不统一,去书店看一下就知道,小说区同样汗牛充栋,而且每年还在热火朝天的增多着。
不理会这些了,我打算研究一下中国的作家们为啥长篇小说写的少了,纯粹是我闲着没事干。
首先抛开勤快和懒的问题,作家的职业就是写作,不像我们普通人想玩就玩,想看书就看书,当然觉得自己头脑聪慧,有些天赋也可以无畏的写点豆腐块。也就是说他们反正都是写字,写长篇小说和写散文游记是同等意义的事情,稿费一样,甚至长篇小说写的好的话会有更大的收获,诺贝尔文学奖基本只是针对长篇小说写的好的作家颁发的。
看来是非不为也,乃不能也。原因就是一个:不好写,不擅长。
不好写大家都知道,构置一个宏大的完整的波澜壮阔的故事框架很复杂,要想不出差错的完成它是痛苦的,比如像我这样的高兴了可以花一个小时写一些类似这样杂七杂八的感想或者说是呓语,但若让我讲一个大故事,前后连贯,细节经得起推敲,那肯定会把我逼疯。
不好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还是那句话,作家的任务就是写作品,他们的理想跟运动员希望获得奥运金牌,演员渴望得到奥斯卡一样,希望获得本领域最高荣誉,抑或成为无冕之王,通过一部伟大作品让自己流芳百世。
在汉语语系,目前看来,恐怕只有曹公达成这一心愿了。
那就省最后的原因了:不擅长。
因没有生理界的朋友,无相关的权威数据,还是从个人角度观察猜测,应该是我们华人关于归纳总结统计的逻辑思维这一块弱一些。所以我们出不了黑格尔,康德,佛洛依德这样完成一套系统理论的哲学家。我们的大哲孔子,老子,庄子则更多的是想到那说到哪的灵光一闪的语录。即使咱们本土生成的禅宗,讲究的也是顿悟。
想要一二三四的把某个东西讲清楚讲透,对不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逼的紧点,不可说!
然后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机智的扬长避短,然后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胡乱写这么多,并不是炫耀自己看的书有多多,好像没有长篇小说看了似的,其实我连巴黎圣母院都没看完,太枯燥了,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让我感觉还不如看些咱们中国作家的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