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那年的寒假,和舍友去了东北的吉林,没有刻意选择城市,只是想着在冬天去极寒地方,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刚好有一个同学家就在那边。我在去吉林之前从来没有坐过火车,从西安出发到吉林得32个小时左右,因为没多少钱,我们买了硬座。在车上的时间是痛苦的,我最初要坐火车的兴奋全被火车上缺觉,腿肿脚肿代替了,整个人都难受的不行。等只剩一站就到长春站时,火车上基本都没多少人了,在车上有暖气,我们穿的少,我至今还记得隔壁阿姨知道我们是去长春玩之后,说我们两个小姑娘穿这么少,出去就该冻成冰棍了。我们喊到,带了衣服带了衣服。
下车之后同学已经在车站接我们了。那个时候,西安还没有下雪,但是走出车站之后,到处都是雪,车站上,树上,路牌上……虽然我是北方人,但是还是觉得兴奋。
东北的外边空气真的很冷,凡是漏在外边的皮肤,都能感受到丝丝的寒意,说话哈出来的热气也感觉瞬间凝固了似得。入眼全是雪,路上人也少,世界都是宁静的。
我们去了附近的小山上,即使是在这种天天下雪的情况下,通往小山的台阶还是有踩过的痕迹。我一直都认为,热爱生活的人都是喜欢运动的,不论严寒酷暑。
顺着台阶走上去时,路上也遇到了好几个和我们一样的人,也许他们不是旅客,只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热爱生活的人。山林全都披上了白色的衣服,很美,很娴静。
山不是很高,不一会儿就上到了顶部,从山上望下去,都是雪,柳枝也摇曳在铺满的雪的空气中,显得格外羞涩。
离开小县城去往长春时,路上还坐了一次绿皮火车。2013年,绿皮火车也已经很少了,车站很简单,等车的地方就是在室外,人都可以走到铁轨上去。越是小县城,越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这么几年来的发展历程。
长春除了公交车,再就是轻轨,类似于地铁,那个时候西安地铁还没有开通,我就只在动漫中看到过类似于地铁的这些城市交通轨道车,所以第一次坐轻轨,感觉特别新奇。
找轻轨站的途中看到了东北师范大学,还进去转了转,但是学生早已放假,校园基本没看到人。
我们去了净月潭滑雪,我只记得我第一次从上面滑下来的时候是站立着一路滑下来的,之后都是滚下来的。有些本地人真的滑的特别好,也许东北人天生就是滑雪健将吧。
东北太东边了,早上很早天就亮了,下午3点4点那会天就慢慢暗下来了,我们还是保持着西安的生活习惯,早上习惯睡到10点多,醒了也没有出门,等到12点出门吃个饭就下午1点多了。去到长影世纪城时,感觉售票都要停止了,想着进去也看不了什么,就是在门口照了照片留念。
这边的广场上到处都有用雪堆起来的动物造型,很逼真。这几年喜羊羊真的占据了大部分中国小孩的童年。
我们在广场上溜达时看到几个小孩子,从一个陡坡上,铺点硬纸板就这样滑下来形成了一个滑滑梯。小小的人儿有他们的玩乐方式,即使很简单,也是童年欢乐的来源。
在长影世纪城外边瞎转的时候,听到了不远处有很多小孩的笑声,就走近去看,发现了一个用冰筑成的滑梯,透明的很好看。上面有一个穿着制服大衣的大人在上面指导着,他把那些小孩子放到汽车轮胎里,然后从刚好只够轮胎直径的滑梯推下去。我们走了上去,那个人问我们是否可以等一会儿,他说这些孩子都是孤儿院的小孩,很少有机会这么放肆的玩,他们一会儿就要回去了,等他们都走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玩了。看着那些滑下去又笨拙地将轮胎拖上来的孩子,我看到了最满足最纯洁的笑容。
在那位热心大哥的帮助下,我们也体验了一把童年的乐趣。以前都只是听说东北人很热情,那个时候真的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完全不需要任何物质回报,帮助别人找到欢乐。也许那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路上会有专门的铲雪机清理道路。即使没多少人行走的道路,也要保证这个城市的干净整洁。我们都希望自己家乡更好。
严寒的日子总能想到过年,街道两旁的小摊小贩都很热情,一整条街道都是热闹的场景。那边也算是离海比较近,有很多卖海鲜的摊点。
这些应该是冻梨吧……
蛹,高蛋白的食物,估计很多人都吃不下去的。
太阳很大,但是不那么刺眼,许是紫外线被雪折射了,所以强度不高吧。
夕阳下的景色很美,天际都是红彤彤的一片。高压电线像五线谱一样 只不过东北太冷了,“音符们”都飞去了南方,但是待到来年夏天,他们会回来的。同学毕业之后留在了西安工作,以后也会在西安生活,但我相信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会永远思念生他养他的故乡。
去一座城市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自己生活的那部分。也许是生活的外部环境,也许是生活习惯,眼界打开,才能看到生活中的惊喜。人生很短,生活很长,随着脚下的路,变换自己的生活姿态,活得更让自己羡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