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这个雅称,自古受到文人雅士的追崇,即使现代人狭隘地认为古人徒然看重虚名,或是附庸风雅,都不能对“君子”二字蕴藏的“正能量”视而不见。在中国先秦各家中,儒家对“君子”观念极为重视,自从孔子将“君子”一词赋予道德层面的含义后,君子便与人格和道德联系在了一起。诗画中常见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为古人感物言志的象征,最能形象地表明古代文人对君子人格境界的向往。
如今,“君子”一词的出现频率还不及“伪君子”高,人们似乎对于“君子”退避三舍、无人问津。而想要在当今社会上做一回君子,估计也是举步维艰,不仅可能被人诬陷,还会引来怀疑的目光。有人申辩,自古以来,君子就是士人们的楷模,与普通百姓无关,只要做好一个小市民、小村民即可。当“扶不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甚至作为春晚小品节目的时候,人们才切实感受到人群的冷漠和道德的滑坡就在身边。刮起一阵道德之风,看来已势在必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的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窈窕之女”符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范畴,而君子不仅追求人的外貌美,更注重人的内在美,即人的德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以德,小人以力”,都阐释着君子对于精神境界,有着比物质财富更高地追求,而这些追求其实早已成为日常语言中的俗语,只是人们在渐渐淡忘将它们身体力行,仅仅当作了日常的戏谑之语。例如,君子的胸襟是“坦荡荡”,要求自己“不器”、“知耻近乎勇”、“以和为贵”,对待旁人“成人之美”、“周而不比”等等。人们现在大多是在开玩笑的时候才使用这些俗语,将这些追求形成全社会的道德之风,任重而道远。
作为君子要求之一的“君子之德风”,其深意正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内容。君子不仅要求自我的道德修养,还要让自己的德行影响他人,而对于住在水泥方块里面的现代人来说,管好自己才是信条,对他人之事秉承的观念则是少管闲事。这让我想到了前不久在网上看见的一则新闻,一位老伯在盘山公路的一段危险路段拦阻过往车辆,好心告知前方将要发生山体滑坡的征兆。但是,一辆小汽车上的司机和乘客却对老伯动粗,结果前方传来出现山体滑坡险情的事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君子之道,源远流长,将往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