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郝晓东在常春藤读书会第17期共读录音整理,括号部分为编者后加。)
读中庸,我觉得有三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读懂《中庸》写了什么。
杜维明依然是桥梁,《中庸》才是目的。《中庸》写了什么,为什么它要这样去说,这是我们学习《中庸》的基础性条件,不是终极目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与《中庸》创生之初的背景结合起来。因为我们今天对儒家的文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的质疑。比如,对于孝以及由孝延伸出的忠,我们今天就会质疑说这其中没有“平等自由”这样的西方普世价值观。
我们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文明的落后,原因可能就是源于文化创生之初本身包含着一些制约性因素。面对诸多的质疑批评,我们要回到传统文化创生之初,去了解哪些是传统文化的本真的内容,哪些是属于我们的误读。这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就像刚才诸位老师对孝的分析那样,进而分清楚哪些是要抛弃的,哪些是要继承的,哪些是需要发扬光大的。《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述而不作。我们今天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去学习述而不作的精神。
作,就是如实的记载,如实的继承,完全不变的继承。述,是要发扬,不仅要去理解先人优秀的文化,同时还要把先人所没有实现的理想把它进一步去实现了,那么这里边必然包含着对先人当时处境的切身理解。今天的处境与先人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不能够照搬,但是先人的理想是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无法去完全实现的,而今天的我们可能拥有比先人更好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把先人的理想显现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述而不作”。我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中庸》。
(郝老师一直强调立足当下,回到源头,强调通过对原典性文本的理解来指导我们当下所进行的选择,这时借助中庸更是明确了常春藤读书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述而不作。)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共读《中庸洞见》?为什么要理解杜维明在说什么?
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水平和基础去读《中庸》,我们是读不懂的。它唠唠叨叨,十分琐碎,既不条理,又不逻辑,都是一些断言式的话语。应该去这样去祭祀,那样去祭先祖,我们搞不清楚它在说什么,毕竟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就需要理解杜维明,因为杜维明是一种显现,在理解《中庸》的基础上把它的真理性东西显现出来。他既能够把《中庸》的语言理解了,还能够把语言背后所传递的东西描述出来,这就是我要说的我们今天的共读要先去理解杜维明在说了什么。杜维明一定也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他之所以能称作为《中庸》解释学当中的一个绕不开的经典,那他必定是把《中庸》当中的一些东西发掘了出来。我们还没有比他更高,所以需要先理解杜维明在说什么啊,才能够借助它而超越它。
(通过杜维明去理解《中庸》是郝老师传递的第二层意思。这如同进入一座博物馆,如果没有导游的引领与讲解,偌大一个场馆也不过几下就走完了,而有一位导游在身边的话,参观就趣味盎然起来,很多自己独特的感悟也就此生发。)
第三问题,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庸,如何去运用中庸?
我们在读《中庸》,但他的很多东西跟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关系了,今天的时代与《中庸》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庸》,如何去运用《中庸》呢?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果一个学问不能够融于自身的生命当中,不能够融入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它对于个人就是空的。如果我们把《中庸》理解为外在于我们的宏观的知识,那只能是说明我们并没有理解《中庸》。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学问,只有学不懂或不会用的学问。
(学问就其本身而言是空洞的,甚至有一种倾向,我们学得越多越有可能陷入空谈。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皆不可取,可如何避免学问的空洞呢?那就需要用我们的行动实践为其填充丰厚的内容,再通过不断地行动来反思学问。)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真实要义。唯此我们才能通过做学问来豁亮自己的生命,而这种豁亮始终是常春藤读书会对每位参与者致以的深切关怀。我们重视行动实践,但是只有行动仍然不可取,因为我们真正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知行不可分为孤立的两件事,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端。那如果无知而行又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这几天我在参与几所学校的文化构建和整体的设计。在沟通过程当中就能够体会到,我们的实践工作者对具体的行为非常熟悉,做得也很多,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举行一个少先队仪式,为什么对老师要鞠躬敬礼,这些我们要求学生去做的行为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精神?事实上,我们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精神是缺乏足够领会的,但正是这样的领会才决定了这个行为的意义以及目的,否则的话行为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这样的领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行动中反复思考。
(无知而行同样会陷入空洞。只有知不过是书架,那只有行呢?细思极恐。知行合一,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学《中庸》在某种程度也是这样--领会其意义,再不断去积累。因为在一个团队当中也好,在一个家庭当中也好,很多时候做什么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去理解更重要。你也许认为你做的对,但这是你的理解,别人未必如此理解。所以就像刚才郭老师解释的那样,一个社群需要具备共同的价值观,可是如何形成共同价值观?那就需要彼此信赖。如果没有信赖,没有共同价值观,只是做事情,理解就不一样;理解不一样,就行而不远啊。
我们说一个学校应当重视文化建设,这就是在构建一个社群。在几千多年前一个文明还非常落后的时代,我们的先人先知就开始构建这样的信任社群。他们的基础和背景其实是很薄弱的,但其中思考所体现的智慧仍然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这是我说的学习《中庸》的第三层意思。
(郝老师针对中庸的学习进行了what/how/why三方面的指导。如果说《中庸》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那么这三个问题就如同三条通往山体内部的隧道,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出蕴藏在其中的重要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