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传班中,董老师提到过,很多语言都是“假的”,而内心的“需要”才是真的。前两天在跟孩子的争吵中,我觉察到了这一点。
某天晚上,孩子很难过的跟我提起,她没什么朋友,觉得很孤独。我当时没有多想,就开始喋喋不休了。首先我是安慰,“没关系的,朋友本来就是互相吸引的,可能现在的朋友都不是你真的朋友”,接着我又开始激励,“你一定会有朋友的,我们可以做XXXX”。谁知孩子越听越难过,开始说一些丧气的话,什么“不可能的”,“他们不会跟我做朋友”,“我做不到的”等等。正在兴头上的我,一下子被激怒了,控制不住的批评孩子,“我都在为你想办法,你自己却放弃了”,“你怎么能XXX”,”真是个XXX”。黑夜里,听着我的指责,孩子默默的转过身去,我听见了她抽泣的声音,然后她慢慢的睡着了。
之后我反思和觉察了一下。我发现,一是当时我把她的话当成了“真的”,基于她的话开始了沟通,然而却忽略了她真实的“需要”:陪伴和归属感。二是当时我没有充分的自我觉察,也没有满足“平等”的需要,在自己的意见没有被接纳的时候,用自己“妈妈”的身份和权力去指责了她。
之后几天的晚上,我都陪她一起睡,之前很久一段时间她都是自己睡,我想这也是满足她“陪伴”的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