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夜的雨,白天依然没有停息,这阴风冷雨的天气,一下子又把人带回了冬天。
1
周末,婆婆请了一些老亲戚来家里吃饭。天气晴好,先到的客人们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
最后到的,是我家姑爷,他看到坐在院子里的二舅妈,就问,怎么是你一个人来?二哥(二舅)呢?
我看到二舅妈愣了一会儿,眼光一瞬间暗淡了下来,很快,又恢复了。她哈哈一笑说,他呀,到山上去睡着了,已经一年了,你还不知道呀!
去年的春天,二舅的老毛病肺气肿突然发作,几经周折去武汉治疗了一段时间,仍然无法缓解,最后带着遗憾与不甘,告别了他在人世间的65个春秋。
从结婚开始,我去二舅家的次数前后也没有超过五次,他一生的经历我不曾了解,记住的,也就是在为数不多的几次与他的照面里,他对我小乖的慈爱。
六十多岁离世,也并不是多大的遗憾,可是对于他身边的二舅妈来说,那也是身体被掏空的疼痛。经过一年的时间,那些巨大的悲伤几乎已经平复,可是这个时候,有人突然来问,他在哪?
我想,那个时候二舅妈心里有过一时的阵痛,若他还活着,现在该有多好。
来我家时一直心情不错的二舅妈,被不知情的姑爷那么一声询问后,就再也没有笑过了。
饭后,她去厨房与婆婆聊天,我收拾碗筷,走进厨房便看到眼泪婆娑的二舅妈,在诉说着二舅去世后她一个人生活的悲凉。
亲眼见证了我爸去世后,在我妈身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不再尖锐,不再暴躁,不再悲喜外露,只留下那些悲悯温和低沉的部分。
作为未亡人,逝去的人曾经赋予的底气与力量,就全部被带走了。那些能够日夜陪伴的日子啊,怎么就没有好好的去珍惜呢。
2
昨天与妈妈通电话,她突然对我说,与我们同村,在小学时教了我四年的罗老师去世了,她刚去参加了追悼会,在场的人都很悲痛,毕竟,他曾经是我们尊敬的老师,毕竟,他才刚刚51岁。
说到这里,我再无心听妈妈说其他内容了,匆匆挂了电话。
然后从下午到晚上,这个事就一直绕在我心头了。
早听说他这两年身体不好,但没有想到他会走得这么快。
对于这个老师,我没有特别深的记忆,只觉得他是一个做什么事都一本正经的人,很少发脾气,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时候。作为老师,他带给我们的熏陶,不光是他所传授的知识,还有他身上难能可贵的正直品行。
去年,我从我妈那回来,在车上还碰到过他,那时看他,已是一副消瘦苍老的模样。因为他曾经是我的老师,对他我一直是怀有一股敬畏之情的,总是不能放开的和他说说话。那次在车上碰面,我也没也和他说什么,没有问一声他现在在哪里,过得如何,身体好不好,只是默默的把他的车票买了。
下车之后,他要去的地方刚好与我有一段同路,见我抱着孩子,他还帮我提了我的大包。分别时,他对我温和的笑,是那种长辈对晚辈的醇厚的笑,他告诉我走哪一条路更近,便转身走远了。
似乎从那一次开始,我就卸掉了他是我的老师这个“包袱”了。我想,以后我会纯粹把他当一个长辈那样去尊敬,去关心。
可是,我所认为的以后,却变成了永远都不可能。那是我此生最后一次见到他了。
想起我爸爸去世时,还是他写的追悼词,也是他念的。爸爸的生平,在他抑扬顿挫的语调里更显悲怆,最后,他的声音被一片痛哭声淹没。
那一年,爸爸止于50岁,他41岁。10年后的今天,有没有人为他写出那么情真意切的追悼词?又是谁会抑扬顿挫的念出来呢?
人世匆匆,生命无常。
3
三毛写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人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而我们就是这样常常扮演了杀手的凶手,在时光中,埋葬了许多情谊,若干年后只剩下无尽的哀思。
我不知道在这莺飞草长的三月里,对于生命的流逝,我为何会格外的感怀。
我们每天仓促而过,日子那么长,生活那么繁杂,生命是那样厚重,死亡是那么遥远的一件事。
有那么一些人,我们怀有感恩怜惜之情,可是从来不愿说出口,不愿去做一点可以让他们欢喜让自己欣慰的事,我们以为那些无关轻重的事不必刻意去做,以后再说,有空再说,我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最要紧。
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那些以后,变成了永远都不可能,然后我们再去悲恸,去自责,去遗憾,并被自己的那片悲伤所感动。
有什么用呢。
人的生命,也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厚重。
我爸爸去世后,有四年的时间,我妈是不敢一个人在家的,我们也不放心。当时只有姐姐一个人成了家,于是妈妈就一直跟姐姐姐夫住一起。一直到第五年,妈妈才决定回家,她说,她再也不出去了。
妈妈一个人住在老家的日子里,我没有一天是心安的。因为有一次回家,妈妈突然对我说,她有高血压,这个病总会突然发作,若有一天她突然病倒,不能说话,我应该怎么做,家里的事应该怎么安排……
她还特意让我不要多想,她只是觉得人的生命有时候是很脆弱的,所以她要在还活着的时候,把该交代的事都与我们交代清楚,不留什么遗憾。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办法平静的去看待妈妈的这些说法,我只是一味的担心在失去爸爸的日子里,妈妈会过得步步艰难,会无法支撑下去。
爸爸的过早离世,让我无比深刻的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痛苦。
而事实证明,妈妈的痛苦,更多的是对爸爸英年早逝的疼惜,并没有像我们一样心中充满了愧疚与遗憾,因为,在爸爸的有生之年里,妈妈同他的确是互尊互爱的。
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写他的爷爷,在生前时曾对他说,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要经常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等我死后,你就再也没有必要回来了。
是啊,人死以后,一切都不存在了,那些说他们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看着我们,庇佑我们的话,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是一种寄托罢了。
今天看到达达令写的一句话, 孔子先生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在我看来,知天命的部分应该提前到三十岁才是。
知天命,意味着明白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白了个人荣辱不再是天大的事,明白了在有限的生命里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又想起席慕容的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你暂时放下,暂时转身。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所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我不是要来探讨关于生死的意义,我也没有什么资历来探讨。我只是觉得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事,命运的安排,我们无力抗争。
而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他人给我们带来的每一份情义。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