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的夫妻关系,助力“独立”与“分离”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永远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譬如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坚如磐石。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老人与年轻人、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一是糟糕的婆媳关系;二是严重的恋子情结。从另一个侧面,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父母稳定坚固的关系,帮助男孩成长为男人、女孩成长为女人
孩子在3岁之前,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更亲密。但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会本能地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男孩更依恋妈妈,女孩更依恋爸爸(虽然有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譬如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在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爱妈妈。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发展出“俄狄浦斯情结”。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同时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对方的爱。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懂得,尽管妈妈如此爱他,但爸爸才是妈妈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父母给他的爱。同时,他努力向爸爸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爸爸一样,才能赢得妈妈更多的爱。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不要让亲子关系打破夫妻关系
对于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习惯了将孩子置于家中最核心的位置,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并不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状态。在一个三口之家中,爸爸、妈妈、孩子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当三个关系达到平衡的时候,家庭关系稳固,孩子自然而快乐地成长。如果我们过于注重亲子关系,而忽视夫妻关系,三角形的稳定会被打破。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本能——保护家庭的稳固。每个孩子都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爸爸或妈妈的成人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不相符的事情。
对于这点我非常理解,相信在这些不满和抱怨背后,每位妈妈一定都有着自己太多的委屈、气愤和无奈……
其实每次遇到这方面的问题,都比较为难,不好劝、没法劝!说浅了,说不透,没用;说深了,你丫这明显是男人帮男人说话嘛!
今天借着这篇文章的机会简单和大家聊几句,你可以看作是为了孩子,但我更希望你能看到的是为了自己。能理解多少,随缘了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天平,在恋爱时我们会去衡量:是你爱我多一些,还是我爱你多一些;在生活中我们会去衡量: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在这个衡量之后,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比较、期待,期待对方更爱我们一些,付出更多一些、做的更好一些;期待对方改变、期待对方能成为我们期待中的样子
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习惯和价值观。一个人除非自己有感,由内而外、由心而发的想要做出改变,否则是很难为外物所动的
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对方,对方也不会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时,就会产生不满、怨愤的情绪!于是,我们便会去通过埋怨、训斥、争吵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发泄自己情绪的同时内心深处还隐隐抱着一丝期待不放
人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的执念,当我们始终抱着改变对方的想法不能放下时,事实上就是自己在抱着痛苦不肯放手
其实我们的关系就像德国女诗人Kathinka Zitz的诗“我爱你,与你无关”一样,我快乐(痛苦)与你无关!伴侣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他一直是他,一直在那,还是那个样子……而我们之所以痛苦、愤怒、不满,只是因为自己有了变化,对他产生了不同的期待
所以,你的痛苦(快乐)与他人无关~当我们能放下自己改变他人的执念,只是简单的去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事情时,没人能令你痛苦
不用去衡量、也无需去比较,不是为了孩子、也不是为了他人,只是为了让自己放下痛苦,找回原本属于你自己的快乐
最后把张德芬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