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哈皮波白话试译:
孔子讲:“凡是主动来行过拜师礼的人,我从没有不教学的。”
哈皮波赏析:
束脩,有两种解释。
一是“束脩”,“脩”是干肉,“束”为束帛,用束帛把十条干肉捆扎在一起就是“束脩”,这是古人送礼时约定俗成的礼数,俗称“束脩之馈”。不过“束脩之馈”是一种比较轻薄的见面礼,一般是身份卑微者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虔诚态度而已。《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皇侃《论语义疏》:“古者相见,必执物为贽。贽,至也,表已来至也。上则人君用玉,中则卿羔,大夫雁,士雉,下则庶人鹜,工商执鸡。其中或束脩壶 酒一犬,悉不得无也。束脩最是贽之至轻者也。”因此“行束脩”可以理解为用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的见面礼。
二是“束修”,“修”为修饰,即束带修饰。古人年十五为成人,成人就不能再像孩童那样披头散发了,必须用束带把头发约束起来,加以修饰,固定成型。一般贵族在十五岁时还要专门举行“束修”之礼,即成人礼。《汉书·伏湛传》:“杜诗荐湛自行束脩以来,讫无毁玷。”注曰:“自行束脩,谓年十五以上。”因此“行束修”也可以理解为年满十五岁,即可以进入大学学习阶段了。
有人偏向于第二种解释,认为孔子并不是贪利的人,况且老夫子对于吃饭非常的讲究,这种肉脯并不符合他的喜好。这种解释大概站在当代人的立场去揣摩古人的心理。这是很多人最习惯的一种解读历史的方式,用当代的价值观代入历史,让历史为当代的价值服务。但是历史与现代的情境完全不一样,而且历史情境相去久远,即使采用考据资料等方法也无法还原当时真正情境。所以这样解读出来的历史往往是“主观的历史”。虽然对历史的解读没法做到绝对的客观,但是还是需要尽量减少当代价值观的介入。
我偏向第一种的解释的原因在于,它更与整部《论语》体现的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符合。在孔子的时代,教育资源已经从贵族垄断到民间教育的兴起,而孔子更是中国民间教育的开山鼻祖。“自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反映的便是这种平民化的教育思想,只要好学,则无论家境如何,只要奉上一束肉脯作为拜师礼,便成了孔门学子,受孔子谆谆教诲了。这是最早的教育平等的思想,每个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相比而言,如今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极不均衡,已经严重违背了这种教育平等的思想,优质的教育资源被资本所垄断,与资本匮乏者的劣质教育资源的形成严重两极分化。教育本来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但是如此不平等之下,很多人的命运就不再有改变的可能了。我想是时候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了,让资本向落后的教育区域转移了。)
关于行拜师礼的习俗在我们当代也渐渐的淡漠了。学生对老师甚至连起码的尊重也丧失了,更别谈隆重的拜师礼了。这当然与当代部分老师的师德的沦丧有关系,但更与整个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轻视有关。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问和知识的形象代表。对老师的尊重的失去,也意味着对知识和学问的兴趣的失去。
古人之所以行隆重的拜师礼,正是故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重视。礼俗正是我们当代人一再强调的“生活的仪式感”,它让我们的生活模式变的厚重。正如每次上课之前,老师一声“上课“,班长随之的“起立”和全体同学的起立“老师好”这样简单的仪式,让课堂从嬉戏状态迅速回到了学习状态中。可想而之,一个连简单的拜师礼都不愿做的人,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又能如何呢?
所以,有时候有些老师对不行拜师礼的人,往往是不愿意教的。最简单的逻辑就是“你愿意学,我才愿意教”,这是颠簸不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