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绍兴籍师爷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相援助,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作幕。什么叫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说也奇怪,那刑钱老夫子,没有一个不是绍兴人,因此他们结成个帮,要不是绍兴人就站不住。”
有名的绍兴籍师爷,如杭州府首席刑名师爷周省三是绍兴府会稽县人,幕学专著《佐治药言》的作者汪龙庄是绍兴府萧山人,《秋水轩尺牍》的作者许思湄是绍兴府新昌人。《文明小史》里写的师爷余豪是会稽人,《如此官场》里的师爷宋锦诗也是会稽人,《歧路灯》写了两个师爷——荀药阶与其表侄莫慎若,皆是山阴人。
因此,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也有“绍兴师爷帮”的说法,“绍兴师爷”就此而来。
绍兴师爷多与绍兴当地重视教育,文化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且绍兴师爷们自身严谨精干、善治案牍等特点受到当时官员的普遍欢迎。
邬思道是清朝著名的师爷。他自幼好读,但科举不第,遂“习法家言,人称之为邬先生”。他先以游幕为生,寓居河南开封,为河南巡抚田文镜出谋划策。有一天,他对田文镜说:“您是想当有名的督抚,还是想当寻常督抚?”田文镜说:“我当然想当有名的督抚。”于是他便代田文镜写了一封参隆科多的奏折,里面的字田文镜一个也没看。隆科多系雍正帝的元舅和功臣,官至大学士,然其“恃功不法,骄恣日盛”,因此雍正继帝位后,极想翦除他,田文镜上奏之后,雍正皇帝正好借刀杀人,并因此而对田文镜倍加宠爱。不久,雍正帝获悉邬思道在田文镜幕中,常在田文镜的请安折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这也使以邬斯道为代表的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