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数字时代,信息高度互联,节奏如电光火石,时间被绞成碎片,焦点因信息过载而分散,面临选择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我们时常仰慕别人开挂的人生,却没有思考其在某一领域的专注投入。我们追逐不断变换的热点,却没有察觉高手们只在能力圈内默默耕耘。
任何人的职业能力和成就高度,不在于上班的时间长短、工作的强度和简单的一万小时重复,而在于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算法,是否在做真正重要而有价值的事。
这个重要而有价值的事就是所谓的那只青蛙。
吃青蛙的意义
马克•吐温曾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一早醒来就吃一只活青蛙,那一天里就不会有什么再难的事了!”可以想象,一只活青蛙如鲠在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青蛙在这里意味着要事、难事,需要我们发挥100%的专注和精力去完成的事情,是对我们惰性和意志的一种考验。
时间管理专家博恩•崔西著有《吃掉那只青蛙》的畅销书,其中提到了三个谚语:
谚语1:“如果你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的话,那么你就会欣喜地发现,这一天里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
这个谚语意味着,完成重要而有价值的事对个人有积极影响,也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基石。在我们每天所有要做的事中,硬着头皮、咬着牙完成那件最难做、最重要而又最可能借故拖延的事,那一天剩下的时间就相对轻松。
谚语2:“如果你必须吃掉两只青蛙,那就先吃掉那只长得丑的”。
这个谚语说明,面临两项重要任务,必须先完成那个意义最大、重要程度最高、具有更高收益值的任务,坚持要事第一。而最糟糕的事是将毫无意义的事做得非常圆满。
谚语3:“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即使你一直坐在那里盯着它,也无济于事”。
这个谚语意味着,重要事务往往难度更高、需要投入更多。面对困难,你总是忙于不重要且容易做的小事,拖延最重要的事,明明知道躲不过去却不愿行动,心情总是有负担和牵挂,干其他事的效率也不会很高。与其坐等,不如行动。只有开始做起来,才能减轻负担,一步一步吃掉青蛙。
这三个吃青蛙的谚语,告诉我们要学会甄别、简化、减少事务,有目的、深思熟虑、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以钉钉子的精神聚焦于绝对重要的事,为重要事务集中分配能量和注意力,坚决避免多线作战、丢西瓜捡芝麻。
如何每天吃掉三只青蛙
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憧憬和向往,也有各种各样的青蛙。但选择过多时,就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造成心理学上的“选择瘫痪”。
《精要主义》一书提出了“追求更少但更好”。其中蕴藏着“少即是多”的哲学:
我们投入次要任务的时间、注意力越少,可以投入重要任务的时间和注意力就越多,就更容易达到个人贡献值巅峰;
我们为重要任务清除更多障碍,创造更多空间,就可以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更加从容处理任何突发事务。
实际上,我们没有能力去做所有事情,只能将时间、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那些关键少数事务上。
那么,每天只需吃掉三只青蛙——集中做好三件要事。
1、关注并做好真正重要的事。
过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努力思考,否则就等于习得性无助。
我们判断事务是否属于青蛙,要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而不是按时间是否紧急的顺序。关于重要性排序方法可以参考往期文章中提到的四象限法则、80/20法则和ABCDE排序法等。
辨别是否属于重要事务,首先判断是否与我们珍视的价值观、个人长远发展目标相符。对于那些低价值、无意义、浪费时间,哪怕带来片刻欢愉的事务要坚决放弃。
我们可用“90%定律”衡量审视事务的重要性,就是用1—100分对事务的价值指数或意义指数进行评估,数字越大价值意义就越大。如果达不到90分以上,就果断放弃。
我们只需要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务上,哪怕减缓速度,也要保持警觉、时刻留神,让自己不被杂事干扰,提高在吃青蛙上的专注力。
衡量重要性要注意,未来比现在重要,增量比存量重要,高收益长半衰期比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重要。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往往是符合时代趋势、对未来自己负责、具有长远价值的事。
2、自动放弃不重要的事。
现实中有太多机会和选择,我们接受任何一个机会,都无疑会舍弃其他机会。如果面前的机会或事务,对我们最终实现的目标没有太大贡献,就根本不值得我们投入过多精力。
当你选择在一个重要领域专注精力、增加深度,就应该无视放弃其他带来的失落感。
明确每天的三只青蛙需要勇敢做减法,积极寻找重要的少数,淘汰不重要的多数。
其实,做减法很违背人性。企业为了发展不断追求规模效应,大多数人愿意学新知识而忽视旧知识,我们更多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去,人类天性中就喜欢多而不是少。
做减法的前提是我们明白自己的能力、位置和目标。
能力就是自身的资源、条件,能够控制和影响的范围。这需要我们正确客观分析,不做超越能力圈范围的事。当然可以通过学习成长扩大能力圈,但不要还没学会游泳就去冲浪。
位置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发展层次,周边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未来定位在哪里,可以建立起一套自己事业和个人发展的“地图”。
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尤其在符合我们价值体系和长远规划的领域,实行有效对标并明确努力路径,将大目标化解为小任务,细化到年、月、周、日的系列行动中。
做减法的过程是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寻找第一性原理的过程。可能需要我们拒绝更多的“好”机会,但也能让你在关键领域获得精专的力量。
3、养成日常规划习惯。
可以通过晨间日记的方式,从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出发,统筹日程表和清单表的事项,列出当日要吃的三只青蛙。对青蛙事项,最好尽量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地点和步骤,能够更有效提高效率。
如果这只青蛙足够大,当日吃一只青蛙就已经太难,那就要适时调整,减少日规划青蛙的数量,但需要确保当日把这只青蛙吃完,以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
吃青蛙时,还要保持精力充沛和注意力专注。可以采用番茄钟工作法,提前告知同事和家人免受打扰,保证自己在生理黄金时间投入精力吃青蛙。
我们不仅坚持每天吃三只青蛙,还要规划一周的三个青蛙。这样围绕价值和目标不断累积关键任务,勇敢地吃掉,就能不断提高个人成就感、目标感和自信心。
在每天结束的时候,还要做好回顾和复盘,问问自己是否记得今天的三只青蛙,任务完成了没有?青蛙规划是否切实可行,是否过于简单、过于艰难,有什么新体会。
三在中国文化印记里有特殊含义,似乎很小但又足够大。小到让我们只看到“一生二、二生三”,大到可以“三生万物”。
每天专注地识别、有效吃掉三只青蛙,将时刻提醒我们牢记最重要的选择,让我们保持专注的力量,持续顶透破局,实现更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