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无线波之间传递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关于F的故事。F是我们寝室公认的家庭幸福指数最高的人。
每当谈及这个话题时,F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说她最敬佩的人就是自己的爸妈。然后就开始讲述她与她父母之间的故事。
我的童年的记忆是从那张泛白的照片开启的。那张旧照片是我仅存的也是唯一的一张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上我妈穿着一袭七十年代流行的黄色长裙,显得那么端庄、年轻、漂亮,遗憾的是从照片上看上去只能看到我的半张脸。童年记忆的空白都是靠母亲填充的。我童年的主色调是灰暗的。因为我是长子生下的第一个女儿,所以就被有严重封建思想的祖辈们看不起。那时候家里穷,听母亲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只有两间低矮的平房,一张半旧不新的床和一些必备的家具。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我也便不得不寄存在奶奶家。奶奶不是很喜欢我。因为她的疏忽导致我小时候还惨遭横祸-一场小车祸,差点就没机会活到现在。后来听说妈妈自从生了弟弟之后就再也没有外出打工,一直留在家陪伴在我和弟弟的身边。父亲也因常年累月在外劳苦工作落下了病根子,身体状况不怎么好,不能干重活,就只是在家做些轻便的活儿,于是做起了生意。做生意很累。父亲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得外出扛着商品下各县城叫卖,无论风吹雨打从未间断,直到下午一两点才能回。看着父亲日益苍老的面孔和微弯的身躯,我真的于心不忍,所以一直都很体恤父母亲为我挣来的来之不易的钱。因为上大学,我是第一次出远门来到A市上大学。虽说外出求学,我与家人的空间距离拉大了,但是心灵的距离却更近了。文化水平较低的父亲除了在家总是辛苦地工作外还放心不下我。那天我无意中收到一条短信,当我看到发件人时,我竟是那么的惊喜,父亲从未发过信息,今天竟会给我发信息,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赶紧打开信息,快速浏览了一遍,只言片语中传达出来的都是老父亲的关爱和希冀。心中的幸福感亦是满满的,仿佛之间也有股强大无形的动力催我奋发上进。后来又爱不释手地握着手机一字一顿地细细品读,仿佛突然之间每个字都有强大的魅力牵绊住我的视线,尽管后来发现存在写错别字,但这都已无关父爱的深沉和浓厚了。后来一个学期下来,父亲坚持给我发了一学期的信息,大概一周就有两至三条,虽然内容大同小异,虽然那几个错别字出现的频率依旧那么高,但是每条短息都暗含着一个历经风霜的老父亲对自己心爱的女儿一份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后来放假回去向妈妈和弟弟提起这事,才猛地明白原来文化水平不高父亲在发信息遇到不会的字音都会向弟弟“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但有时弟弟不耐烦时,父亲只好尴尬地走开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出一本厚厚的字典呆在一旁静静地查阅,一条短信下来至少得花半个小时左右。听完这些,我心里十分感动。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父亲信息中的一字一词。第二学期老爸不再给我发信息了,起初我以为父亲可能这段时间比较忙吧,想想就过去了。但是有一次我打电话给老妈,老妈对我说,你爸整天在家念叨着你,但又不敢给你打电话……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一般来说,女儿跟妈妈亲密些,有什么事情喜欢跟妈妈说,跟爸爸打电话难免不会出现语塞的情况,所以才对父亲不问津。顿时父亲念叨时的场景似乎出现在眼前,所以拿出手机拨通了那串再也熟悉不过的数字,咚咚咚咚,电话响了几声接通了,对方寒暄几句无不就是在干嘛,最近过的好吗,在学校(家)好好照顾自己,自己注意身体等等,短短的的通话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后来都是我主动打过去,依旧是几句家常话。电话挂断时传来的咚咚声也正象征着爱的传递和延绵。
有时候学校里放假我一般都会提前打电话回去,听妈妈说你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啊,激动地像个小孩一样在原地打圈,说:丫头快回来了,我得去买些好吃的回来……然后便不见他人影了,就知道他急着去市场了……一下火车,就老远依稀看到那熟悉又瘦弱的老父亲久久地等在那儿,每次回家,不管什么时候,父亲定会早早地站在那熟悉的站台,眼睛死死地盯着从站里面出来的人,生怕看不到我,如果他看到了我,用羸弱的手臂有力地向我招手,口中还呼唤着我的小名,有时就叫丫头,然后就坐在父亲的车后面回家。回到家又有一大惊喜在等着我,冰箱里全是我爱吃的,肉和水果,还有一大堆的零食,顿时觉得回家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让人心泛起波澜亦是一种感动和温暖,我相信爱的存在并不一定要依赖丰厚物质基础,爱通过无线波传递,打破了时空界限,让爱被感受得更真切、更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