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沙龙,遇到了一位母亲。沙龙主题是“读懂孩子”,问学员对收获的期待时,她提出一个问题:我的孩子11岁,我特别想跟他交流,问他的情况,但不管我怎么问,他都不说,我怎么办?
沙龙的内容围绕萨提亚冰山展开,做冰山的整体应用时,这位母亲站出来做志愿者,跟我一起探索她自己。
她对孩子有满满的爱。孩子长了二根白头发,她特别的心疼;她不断督促孩子早睡,希望他有好的身体;先生不怎么照顾家,她带着一些抱怨和委屈独撑。她希望培养出的孩子是:健康、快乐、能管理和照顾好自己。她也坦言,因为对丈夫失望,她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是顾家的男人,对家人好一点。
然而,这份爱非常沉重。她希望孩子顺从,因为她知道怎样让孩子获得安稳不错的生活。她把自己全部的价值感寄托在家庭身上,所以现在的状况让她感觉非常挫败和难过。当问到她怎么看自己时,她说出一大串负面的评价,追问之下也没说出自己的优点。而当问到她眼中孩子的优点时,她除了学习成绩好,有朋友之外,也说不出其它的。我问:孩子学习好,绝不是白来的,他勤奋吗,他聪明吗,他友好吗,他善良吗?都没有得到完全肯定的答复。这时,这位妈妈陷入沉思,随后说,我平常说孩子的缺点时都是一串一串的,我怎么说不出他的优点呢?当母亲有意无意的给孩子很多要求和负面评价时,孩子自然会逃避。
在这位母亲身上,我们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有时冲孩子发火,不是因为孩子做了多糟糕的事情,而是我们自己觉得太没面子,担心别人认为自己没教养好孩子;我们对自己非常苛责,也戴着同样的有色眼镜拿着尺子量身边最亲近的人,看见的大多是对方的不是;我们把自己的价值感放在外在的人和事上,有时候丢失了自己,在卷入和纠缠中相互损耗。
扮演孩子的男人说,很巧,我也有一位这样的母亲,非常爱我,为了她,我改变自己。虽然外人看,我发展的很好,但我做了很多违背我内心的选择,纠结、压抑,有时觉得不幸福。
萨提亚说,每一位父母都竭尽所能的做好父母。父母也许没用我们期待的方式表达爱,但一餐饭、每天放在包里的一个水果、一次看到和懂得、生病时的悉心照料…父母的爱,是伴随一生的温暖和动力,有时甚至是绝望时拥抱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父母有时没有办法用我们期待的方式爱我们,因为他们经验和学到的只有这些,他们只能在他们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他们是父母,在这样的角色下,也是一个有限的人。
而当我们作父母,我们要为孩子呈现的是,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如何看自己,我们有着怎样的品格和特质,我们如何与家人处理差异,我们在压力下如何反应,我们如何沟通,用什么方式表达爱,我们在做事时是被恐惧驱动还是带着信心勇敢追求,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错误和作为人的有限…孩子是用全身心去体会父母的,很多时候ta不听你说什么,ta看你做什么,怎样做。
有个朋友说,在婚姻里,如果“你”和“我” 是冲突的双方,那找到解决冲突的共同目标中的“我们”就是孩子。当时我还没有孩子,听了之后不明所以,现在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感谢孩子,让我有机会挑战自己,直面我不愿面对的,做出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