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二十二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些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灭的云。”
十六岁把王小波这句话抄到摘抄本上时,我还是个连省都没有出过的小城姑娘。年少时似乎总对远方有无尽的渴望,浑身的血液都在叫嚣着“出去,出去”。被这句话击中的同时我满是恐慌,我很怕在我的黄金时代里仍然没有任何故事发生,远方仍是奢望。
而今七八年过去,我很欣慰的发现,自己大概比当时的想象走的还要远一点。欧洲一年半,我踏过下雪的玛丽安桥,走过黄昏时树上落满寒鸦的英国花园,看过夜雨中有情侣拥吻的柏林墙,到过垂挂很多灯饰像坠了一整街明亮的星星的苏黎世,走过雨雾弥漫隐隐绰绰静默在湖边的西庸古堡,坐过被夕阳染红有流浪艺人弹着吉他歌唱的米开朗琪罗广场,看过托斯卡纳阳光下宛如流密的绿色大地,路过过五渔村夜间的璀璨灯火。
张嘉佳写旅行说:“美食和风景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获取,不是记录,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从此慢慢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回首看确实发现,这些走过的路,不知不觉间已经改变了自己。
选择你所热爱的东西
这张照片是在罗马街头拍的,这个学设计的女孩子,选择手工艺人作为自己的职业。她收集各个国家的不同硬币,手工对它们进行打磨,镂空,钻孔,设计成首饰卖给游客或者通过facebook上“coins in Rome”的主页出售。
听上去是不是很奇怪的职业?可是感觉她过得特别开心。这个世界上大概她是第一个发现硬币的美的人吧?我也是看了她的作品,才发现硬币不是一个个简单的计价物,它们有些是花,有些是树,有些是星星月亮,有些是鸟,鱼,和鹿。
每天坐在罗马的阳光里,和世界各地好奇的游客聊聊天,用自己的耐心打磨这些普普通通的硬币,把它们变成精致的饰品,然后充满成就感的卖给懂得欣赏的人。这样的谋生方式,想想都觉得很幸福啊!
欧洲选择这样奇奇怪怪职业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同学的女朋友,大学读的专业是“通过绘画治疗自闭症儿童”。我们这些工科女第一次听说都惊呆了,怎么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美好的专业!和这个相比,我们读的工程是个什么鬼啊!
仔细想想,我们当初选择专业的标准是什么?是热门,是好就业,却从来不是我擅长和我喜欢。而他们却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的意大利同学去了中国,找中国导师选方向,导师说“你选xx方向,将来很方便就可以找xx工作”,他非常疑惑:“不应该是我先找到感兴趣的东西,然后找个能使用它的工作么?”
而在他们身上,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国内我没少见过学霸和学神,可从没见过这样热爱学习的人。上课坐第一排,哪里有疑惑立马就问,全程做笔记,还要用录音笔录下来晚上回去核对。写作业老师没要求自己就用两种方法来做,一种用来算一种用来检验。
当我发现我永远没有办法对这个专业有他们那样的热情时,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硬着头皮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没有办法全情投入只能敷衍,做别的吧又会对自己“不好好干正事”充满负疚感。这样的生活我过了七年,还要再过一辈子么?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开开心心的做呢?
我本来以为换方向会很难,事实证明原来最难的部分是下定决心。决定抛弃这些沉没成本后,我觉得一身轻松。李笑来老师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曾经的七年我迷失在渴望上进,却要面对不喜欢也不擅长的方向,难以自洽的痛苦里。下一个七年,我希望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沉淀,获得新生。
不要遗忘生活的美感
这张照片,是同学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时拍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去三四个同学家里做过客,他们的家境,房子大小,装修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各个细节处透露出来的美感和用心。
也许是墙壁上挂着的花盘,也许是拐角处的植物,也许是整整齐齐同色的毛巾柜,也许是各个角落里别致的小饰品,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累加起来,会给你一种强烈的感觉:屋子的主人,特别懂得生活的美感,家就是他们品味的体现。
讲实话,我自己的家在我印象里总有点乱糟糟的,虽然舒适,但从来跟美这个字不沾边。后来久住宿舍,也一直不是很会整理东西,标准是乱而不脏,能住就行。所以这一点特别震撼我,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段话:
“你的房间就是你”——蜷川的房子传达出这样的意念:要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美学中。要将自己信仰的美感毫无保留贯彻到每个角落。身在其中的人,与其说被这种美感震撼了,不如说被这种决心震撼了。
后来找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断舍离》之类的书来读,发现家里太乱是因为爸妈那一辈勤俭持家,什么都舍不得扔什么都攒着,而自己无意识继承了这一点。现在自己努力改变的同时也在努力说服老妈,确实扔完东西会变宽敞变整齐,人也会变轻松。也会偶尔买花插在宿舍和教研室里,看到美的东西确实会让人心情变好。
对生活美感的追求也体现在他们对自己外在的要求上。女生就不说了,爱美是天性。让我觉得难过的是,这边四十岁的男教授,还会注意在穿红毛衣时穿双酒红色的袜子来配。而国内一个我感觉算很优秀的学长,聚餐时理直气壮的说:只要工资高赚得多,还愁找不到妹子?我当时就没忍住幽幽的回:“学长,工科男的素质上不去,大多就是被跟你一样的这种想法坑的。”
我们女生这么努力,健身减肥,护肤保养,穿衣搭配,各种折腾让自己变好,你们多赚点钱就可以打动了?简直想太美!有幸看到这里的男同学们,正视这个事实吧,消费男色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如果你心仪的妹子拒绝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洗洗头换个发型再去试试,健健身练出肌肉再去试试,好好搭配下衣服穿帅点再去试试,注意下走姿站姿挺拔昂扬的再去试试。这个过程中,哪怕她还不喜欢你,你也一定会更喜欢自己。
须知一个人的美,穿着长相是一个因素,而那种“提着一口气,紧致感,清洁感,蓬勃感“可能就是使人不一样的地方吧,那会使一个生命呈现除却年龄、身份之外的质感、美态。
不忘却生活的美感用心经营,其实就是修炼更好的自己啊。
年龄不能决定任何事
说到美感,他们对美的追求不区分性别,更不区分年龄。在这里我看到最可爱的画面,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们穿着大衣,蹬着低跟皮鞋,涂着口红出来逛街,坐在太阳下吃冰淇淋。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到我的奶奶。我多么希望她也可以像这样,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和自己的老闺蜜出来逛街,在阳光下享受自己喜欢的食物。
可是我的奶奶,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老人,苦了自己一辈子,为儿孙奉献了一生。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她还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剩饭不能倒,新衣服藏起来,有什么好东西都要默默的攒下来留给我们。我有多爱她,就有多心疼她。
我忍不住反思,国外这种亲子关系是否更健康?爱你,但更爱自己。为你付出,但不会牺牲全部。自己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精彩,不会把一切奉献给孩子,也就不会有这种过度奉献带来的掌控欲。孩子在亲子关系里没有负担和亏欠,看到长辈自己都生活的很幸福,是否会过得更幸福自由?
我没有丝毫指责自己长辈的意思,他们给我的爱太多太深重。只是想到有一天我也会为人父母,我却觉得并不想像他们这样活。比起对孩子说“只要你过得好,我们就开心了”,我更想尝试着让自己过得开心,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六六写过一篇文章,叫《想拥有一个不被同情的老年,现在就要努力》,她写别人问她不断学习的动力在哪里:
我答:我想在自己年老的时候,依旧能感受生命之美。
总在看中国的宣教片,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说话,甚至为不探望父母还立法。这不是我要的老年——充满着弱势的怜悯,无奈的孝道重压。
我不想让我儿子一想到出于理法道德不得不来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让自己老了以后活在整天期盼儿女孙子电话的孤单里。说实话,我也不想晚上的娱乐不是看电视就是跳广场舞。
这也是我的想法,我希望自己不管多老,还是一个很爱自己,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趣又酷炫的老太太。实际上不止老年,任何一个年龄都希望是这样。
中国的价值观很有趣,年轻的时候,容许你犯错,容许你浪荡,但你要在某个时间点之前改邪归正,走回正常的路上来。年轻时你可以热爱摇滚做个浪子,可是你总得结婚生子赚钱养家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在柴米油盐的熬煮里变成面目模糊的没有故事的中年人。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为什么打动人,因为这其实就是很难在现实里发生的故事。而对于女孩,这个要求往往更严苛。
可是我在这边,发现他们没有这样一个所谓“变正常”的时间节点。四十岁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背着吉他在地铁里卖唱,眼睛里还是满满的欢乐的光。公交车上有四十岁的朋克大妈,打着耳环鼻环唇环,穿着黑色皮衣,跟少女时期一样拽的冷漠脸。我们四十岁还没结婚生娃的女老师,又美又可爱,每天早上拎着电脑坐火车来做她热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下班了去跟男友约会,跟朋友喝酒聊天,打羽毛球,过得幸福的不得了。聊天一高兴起来就手舞足蹈,少女感爆棚,让我们一群二十多的年轻人都忍不住看着她满脸宠溺。
很多国家的文化里,都有中年危机这个词。人到中年,沉渣泛起,普普通通没有能力那一波完全失去自己的人生,有点小成就如宋思明之流就希望借助小姑娘来重走青春路。但我想,如果大家都不要那么“正常”,都能容忍卖唱大叔和朋克大妈,不管什么年纪都欢快的做自己,是不是会好很多?
做自己热爱的事,认真享受生活,不管什么年纪,都要好好做自己。这就是欧洲一年半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