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一片喧嚣的碎片化时代,还有多少人每天在坚持写大段大段的文字呢?
看着群里每天刷刷刷地打卡,就知道,其实还有不少人。
21天,放在历史的长轴上,也许找不出一丁点刻度,但要是放在这当下的21天,似乎又代表着全部。因为每天当甩手想放弃时,却在咬牙在坚持,那一刻都在盼望着最后一天的到来,可真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似乎又有满心的不舍,希望把时间再延长点,一天,两天……
假若不想写,总可以找出千万条理由,而如果要坚持,就只好默默地对着电脑,两眼发黑在码字。当灵感到来时,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响彻屋内,而当脑子短路想不出如何表达时,内心就无比抓狂。
21天,难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如果最后一天还写不出一篇自个相对满意的文章,那前面20天的积累,所有的量变都是白搭,都无法质变。
21天,我努力尝试着改变各种文体、各种叙述、各种表达方式,从第一天固定的生活美学,到后面结合自身生活经历的反思,每一篇都尽量保持风格不一。
《习惯的力量》是根据大学期间每天坚持学英语的习惯说起,开始系统地反思,既有总结之含义,更有对21天鞭策之期待,种种的种种,都希望好习惯在传承、在延续;
往事总能令人回味,《一首音乐,一段故事》透过对每首音乐的描述来追忆大学时期每阶段的的往事,音乐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曼妙趣味、使人陶醉,还能将过去美好的经历不时浮现在脑海里;
《最后的背影》试着模仿朱自清写给父亲的《背影》,到最后才发现盲人摸象,摸出了鼻子却忘记了尾巴,四不像的文章无法寄托我对爷爷的思念;
《那些富有生命的文字》写下了个人对文字的喜好,文字无需滥竽充数,更不用弄虚作假,喜欢就是喜欢,不必刻意自欺欺人;
轮到写《最好的不是面,而是体验》时,是真正依据工作过往留下的感悟,加之朋友聚餐的经历促使写下这篇;
《村里那点事》是有点小挑战的一篇,因为从未涉及写家乡题材,于是一改过去的叙述风格,把家乡的变化和人物性格的转变相结合,结果该刻画的依然没刻画到位。
28岁,在奔三的道路上又迈开了一大步,《28岁那年,你在忙啥》既是对这一年的心路历程的自我剖析,也是暗藏着岁月催人前进的紧张和无奈。
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读书又需要什么标准,《读书不责效》引用一位老师的话题来展开,“在不追求实效和过于闲散随意之间找到平衡”,似乎找到一条捷径,却又那么模糊。
等到第十天写《打卡将过半,请给自己点赞》时,其实这个阶段是一道难过的砍,词穷、毫无思路,脑子里不再像汹涌的泉水,而是一块巨大的贫瘠,既是对群里其他童鞋的勉励,也是对自我前阶段写作的反思。
当写完十篇文章后,就开始慢慢领悟到决不能毫无计划可写,因为写的越多,词穷的越厉害,于是那两天不停地纠结是写哪个专题?是每天读《论语》的心得,还是系统地对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及事件的调侃,抑或写熟知的民国时代的人物,辗转反侧,思考再三,最后还是选取黄埔军校中的代表人物(国民党籍)的这个点来铺开……
从校长蒋介石写起,写到陈诚、胡宗南、何应钦、白崇禧、李宗仁、张治中,再到最后对黄埔英雄们的总结,前后八篇,看人物传记,查历史资料,直到写完最后才发现,即使再熟悉的典故,只要严谨起来,就不是那么随意,那么容易了。
十几篇的文章,既有对一年的个人总结,也有对读书方法的思考,还包括不少书评,唯独少了一篇影评,《老徐生命中的三个女人》是两次看完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对徐志摩身边的三个女人的直观叙述和包含一些对情感方面自身的理解。
还有篇《吼出来的,都是无奈》,更像一篇日志,因为当天唱完歌后的无奈写下的一篇“无奈”,后来才发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会变得多么牵强。
写完二十篇,几乎接近尾声了,仿佛在笔直的道路上不停地往前走,回头一看,原来自己已经走的很远了。
走的远了,我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起初没有任何计划,也不知最后的我会码多少字,记录多少精彩,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坚持,坚持,坚持!
如今坚持下来了,21天,马上结束了,或许结束是最好的开始!
从明天起,做一个自由写作的人
阅读,旅行,码字,一个也不耽误
走哪,写哪
从明天起,不再打卡
找一个平台,记录成长,留下点滴
从明天起,对每个人多一点问候
给每个故事留点心
那些过往,或悲或喜的曾经
我都将努力在笔下留下印记
从明天起,做个有梦想的人
不为名利牵绊,不为物质诱惑
谦卑,敬畏
做一个幸福的人
全心投入,全心写作,追随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