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表哥结婚 ,日子定在大年初三,家里的三姨娘六舅母初二 一大早就赶去帮忙,因为春节前就把东西准备好了,女人们帮着择菜,男人 们帮着把天井搭起帐篷,把向左邻右居借的桌子、椅子和锅碗瓢勺帮忙搬到院子里,本家和邻居也都过来帮忙,孩子们在打打闹闹, 整个院子里洋溢着喜庆 的气氛。
表哥结婚,我参加迎亲的队伍,那时,好像伴郎必须是娘舅表,那搀新娘子的则是姑妈表,因为姐姐比我大好几岁且又生了小孩,妈妈说不作兴,只有没出嫁的小女孩去。明天就是表哥娶亲的日子了,舅舅把表哥两个舅舅题好款的亮匾挂在堂屋家神柜上方的正中,家里门上和窗户上,甚至大小柜子上贴着的大红囍字,像一对新人幸福的笑靥,新房的门框上贴着一幅对联到现在我都记得,上联:一对红心向四化,下联:两双巧手绘新图。横批:夫妻恩爱。表哥新房的窗户上糊得严严实实红纸显得特别耀眼,到处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景象。舅妈特意关照姐姐,等新娘子接回家时,一定要她儿子把红纸撕了,说是男孩撕红纸,新娘准会生个大胖小子。贴好后他们又去扎花船(娶亲用的船),把船中舱搭了个棚子,前后留有门,棚子上用两条花被面披上,在前门口用红绸布扎成一边一个大红花,显得十分的喜庆,再在船舱里放上一张小桌和几个小凳,就盼第二天的到来,吃晚饭时媒人坐的最大的位置(待媒)。
第二天天还微微亮,家里人就忙碌起来,本来就长得帅的表哥,穿上他舅舅买来的一身中山装更显得帅气十足。寂静的早晨却因为要迎娶新人而变得异常的热闹,亲戚邻居也都在忙着杀鸡宰鸭择洗蔬菜。
表哥要娶的新娘子是本村的一位姑娘,名字叫王霞,是个长得十分俊俏而又能干的女孩,和表哥一个住村东头一个位村西头,互生爱慕之情经媒人撮合订了终身。两家虽然住得近,但舅舅还是早早地就把去迎亲的人叫齐八男一女,有讲究是九个人去迎亲,回来的时候连新娘子正好十个,说是十全十美,实实在在地过日子。七点多一点就吃好了发轿饭(早饭),八点整,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了,锣鼓家伙也敲了起来,迎亲的挂桨船开了起来。一会儿就到了表嫂家的码头,只见表哥的小舅子一行人早就拿着鞭炮在码头上等候了,给了他小舅子一个红包,船与码头之间的跳板就担了起来。到了表嫂家门口,看热闹的人把巷子两边站得满满的,“快关门!快关门!快快快!”院子里的人大声叫着,里面站了很多人“开门封!开门封”门紧闭着叫声从里面传出来,按照事先的约定,从门缝里递过去后,还是不开门,说是再加一条喜烟,点明要双囍牌的。男方负责掌管大权的姐夫,磨蹭了一会儿,还是递过去了一条香烟,门开了,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让我们吃过红枣果子茶,就准备起中饭来,他们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我则溜到了表嫂的房间说起了悄悄话。
十一点,舅舅家就安排吃饭,请了几个村干部陪表哥的舅舅坐在上岗子上(待娘舅),外甥结婚舅舅一高兴喝多了,被舅母搀着踉踉跄跄地睡觉去了。女方也催着早点吃饭,因为客人较多,吃到一点钟才结束。催嫁的鞭炮响起来了,陪嫁的东西早就搬到了船上,新娘子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等候,这时就听到表嫂的弟弟在喊:垫箱子了,垫箱子了。原来最重要的一环还没做,只见一把铜锁挂在新娘子陪嫁的木头箱子上,敞开着,女方在箱子的一角放上了一百元的一个红包,按习俗男方必须在另外三个角上放上同样金额的钱币,因为事先说好一个角只放六十元,一下子多出一百二十元,这下了难住了掌权的姐夫,因为没带这么多,娶亲的人凑了凑也不够,姐夫只好一路小跑回去跟舅母拿钱,姐夫拿来钱把箱子角垫好。鞭炮又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洗碗的择菜的跑厨的打杂的,都停下手中的活计跑出来看热闹,我搀着等候多时的新娘子,欢欢喜喜地上了轿子船,鞭炮响起来了,拔桩、撑船、掌舵一路往回开。就短短的十几分钟的路程,几个男生还是闲不住,用铅丝把箱子锁打开,偷出一袋糖分了起来,新娘子看见了使劲地摇摇头想制止,但就是不吭声。后来才知道,当时有种说法,在娶亲的路上新娘子不作兴说话,如果讲了话生的小孩会是哑巴,难怪他们这么胆大。船到了码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人们一齐向码头涌去,舅舅舅妈也早就等在码头上了,船一靠岸姐夫就赶忙抱着个‘马子’,一路小跑朝家里走去,(马子,马子,马上生子),我看见舅母悄悄地塞了个红包给姐夫。这时,大表哥(舅妈家的娘家大侄子)伸了伸手,舅妈掏出了一个红包,表哥接过红包摇了摇头说:香烟和糖呢?舅妈说等回家再给你行不行?“不行,要给现在给”,坚持了一会儿舅妈看行不通怕耽误好时辰,在亲朋好友的欢笑声中,一路小跑拿来了一条香烟和一袋糖递给了表哥。我搀着新娘子准备上岸,岸上人叫了起来:要糖,你也应该要糖。我不好意思地搀着新娘子上了岸,舅母硬是塞了个红包给我。家里早就红烛高照香味萦绕,就等新人拜堂了。
丰盛的晚宴开始了,娘家的招客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坐在上席上,美味的饭菜也端上来了,举杯换蛊个个把肚子吃撑得滚圆的。吃过晚饭都去闹洞房了,还闹得挺厉害的,几个调皮蛋硬是叫表哥表嫂喝交怀酒,新房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外面的人听到笑声也忍不住趴在门缝里往里看。已经十二点了,舅母为了让-对新人早点休息,只好每人发了二包香烟和一袋糖,才把闹洞房的人哄走了
第三天望招的欢欢喜喜和做招的一起回去了。舅舅和舅妈被亲戚朋友们画上了滑稽的表情,在敲敲打打的锣鼓声中,舅舅扛着耙子,舅母戴着眼镜在人们的笑声中,大街小巷在发着喜糖。娘家望招的人马也和做招的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婚宴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亲戚们也陆陆续续地散去了,舅舅特意把爸妈和舅母两家的姐妹留下来,又摆了几桌,感谢他们这几天的帮忙。(夏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