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河南的“地域黑”我有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陌生的,由于新时期尤其千禧年后,河南人开始重视教育,素质水平的提升让很多外省的人看到了河南学生身上的勤奋努力,自然而然地这种“地域黑”在学生群体中是较为陌生的。另一方面则是愤懑的,在我看来,周围生活的家乡人都是那么得善良热心,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些“偷井盖”“拉帮结派”“寻衅滋事”等等。河南是相对其他省份比较贫穷一些,但是这里曾经是华夏灿烂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上下五千年有三千年的历史都是围绕河南展开的,绝对不能够也不应该地被地域歧视。
我记得04年和父母一起去北京探亲,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河南人在外面会遭遇很多地域歧视。 当时二姑跟我说,以后要好好学习,来北京读大学,不能让外面的人瞧不起咱河南人;而且在外面要文明礼貌,改变别人对咱河南人的不好印象。这番话让八岁的我感觉到了很大的困惑和委屈,也突然明白了作为同样第一次去北京的父母为什么会在临行前小心翼翼叮嘱我很多常识性的文明行为,不止一次地在话语中强调我们去的是“首都”。
长大以后,我明白了:父母那一辈对于“首都”有着无比特殊的情感,那里就像耶路撒冷,它是充满着红色信仰和爱国情怀的圣地,是崇高领袖工作过和生活过的地方。而我们呢,是全国各省市鄙薄的河南人,是没有素质的代表,所以他们才那么小心翼翼,才那样的叮嘱再三。这不禁让我觉得莫大的触恸,河南人为什么就要受到这样的评价,为什么在外不能有我们悠久历史带来的文化自信,要知道我们曾是世界中心的中心,应该是比现在的上海人更加有地域自信的一众。所以我开始在历史中找寻答案,近代以来,是什么造就了河南人在外这样的印象。
《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夜宿河南人开的铁匠铺里时提到,‘黄土高原几乎所有的铁匠都是河南人。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这些不择生活条件的劳动者......和吉普赛人不一样。吉普赛人只爱飘泊,不爱劳动。但河南人除过个别不务正业者之外,不论走到哪里,都用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换取报酬’。这让我对路遥的客观评价顿时心生好感,路遥提到了外出务工的河南人数量之多,存在个别不务正业者;也提到了河南人吃苦肯干,辛勤劳动的优良品格。这让我大略能明白,假使100人里有1个品行不端者,河南每年外出务工者1800万左右,将出现18万的害群之马,纵使剩下仍有足够大量的优秀劳动者也无法去做一种是非相抵的舆论对冲。这是无法去忽视的数量,又怎么可能不落人口实呢,这让地域歧视的原由有了清晰且可寻迹的线。
从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造成了中原“黄泛区”开始,河南人就走上了一条吉普赛人之旅,1942年旱灾蝗灾带来的饥荒,1975年尼娜台风带来的洪灾,如果不是在家乡无法过活,谁想离开家乡迁徙到全国各地务工生活。在这些苦难的迁徙里,造就了河南人外出务工的传统。河南人就像吉普赛人流浪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样,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但他们勤劳和肯吃苦的精神也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全国各地,为祖国大地所有人的家乡做着贡献。
2021年,是我觉得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真正从舆论意义上改变了大家对于河南的看法。我们从在乎个别外出务工的河南人缺乏素质的一面转而看向河南本身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一面。这个改变是《唐宫夜宴》,是《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河南博物院随处可见的2000年以上历史文物。河南像一个突然被得到认可的角落小孩一样,露着羞怯和不自信的表情站到了台前。让人突然发觉,原来它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它一直被误解,一直默默做事,低调地令人心疼,只是因为害怕被人指责和扣帽子。
时至今日,我觉得人们应该对中国的吉普赛人有更加理性地看待,他们就像路遥所说的那样,豁达豪爽,直肠热肚,加之有着艰难的生活历程,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中国的吉普赛人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会缺席,这已经成了扎根一代代河南人内心的传统,我们会带去家乡的热情,也希望那里的人们把我们当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