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 | 花钱聊天的心理咨询是什么体验?
心理咨询在很多人看来,是件既神秘想去体验一把,又怕贴上“有病”标签的事。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心理咨询师犹如火眼金睛的能人,能一眼看穿来访者的困惑,几句话就突破了来访者的内心防线。或者如《暗黑者》里面一脸傲气的心理学达人穆剑云,见谁逮谁分析。
标准的心理咨询该是什么样呢?遗憾的是,这个问题也许没有答案。
不过,如果将心理咨询比喻成一段旅程,看看别人的“游记”,也许对我们有启发。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被冠以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呃~不是这只呱呱
简单来说,这本书是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1次预备性会谈+10次咨询会谈的逐字稿。
为了方便重走蛤蟆先生的“心灵旅行”,我把这11次心理咨询将人为划分为几个重要的路标。
一起出发吧。
01
出发点:“整个人都不太好”
善良的朋友鼹鼠第一个发现了蛤蟆先生不对劲。
“屋子里面是他从未见过的有史以来最悲伤的蛤蟆。蛤蟆的大眼睛半睁着,神色暗淡。……还有他的灯笼裤,以前总那么合身,此刻却像两只装土豆的麻袋一样,从腰上松松垮垮地垂落。”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动作减少……蛤蟆先生有典型的抑郁症状。
好朋友们劝他试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是一位“个子很高,看上去富有智慧”的苍鹭,不知道这是否符合大家对心理咨询师的固定看法——冷静、智慧、沉默少言、敏锐的眼神。图片
02
路标一:“谁是我的来访者?”
第一次的见面总是特别的。
就像是《循环提问》里谈到“治疗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开始于他们第一次相见时面面相觑的那一刻,而是由来已久,它蕴涵在当事人的希望、担忧和偏见里。”
两人无声地对坐,没人说话。
蛤蟆哀怨地问:“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
“关于什么?”苍鹭答道。
他们(指蛤蟆的朋友们)肯定把我的所有事情都跟你说了吧?”
‘他们是谁?”苍鹭问。
“哦,你知道的,獾、河鼠他们几个。”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来这儿吗?”
蛤蟆说:“我来这儿,是他们让我来的……现在我准备好听你的。不管怎么做,只要你觉得是最好的,我都会照办。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
咨询师在椅子上挪了一下身体。“那么,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其实咨询师询问的,是影响心理咨询效果关键的一点:来访者个人的改变动机。
说通俗点就是,你有多大想改变的意愿?这个因素在影响咨询效果因素中占到40%。
李松蔚也提到“一个心理咨询师有效帮助来访者的秘诀就在这里:他只选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来访者。”
一言蔽之,如果你不愿意改变,从古至今的任何咨询大咖都拿你没辙。栗子可参看《心灵奇旅》中的22号。
03
路标二:重回童年
在上一段路途中,蛤蟆先生意识到“他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在第四章里,他跟随着苍鹭回到了“儿童自我状态”。
对心理咨询略有了解的人应该可以看出,探索童年早期经历和行为模式,是心理动力学流派的特点之一。
(我之前误以为苍鹭是精分流派,后续查资料时发现本书是基于交互分析心理学理论来写,创始人艾瑞克·伯恩曾受过精神分析的培训,所以在一些假设上,有精分的影子。)
艾瑞克·伯恩本尊,也爱抽烟斗?
为什么要回溯童年?因为某些流派认为,我们现在的感受、观点、情绪等,都可以溯源到生命最早期的阶段,大概在4、5岁以前。
借咨询师苍鹭的嘴说出来:“从那时起,你就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每次看到这一段,我都为“宿命论”愤愤不平,相比之下,我更赞同《助人技术》一书作者所说,宿命论是由自由意志来平衡的。
“如果个体能够获得对自己背景、需求和意愿的领悟,那么自由意志会得到强化。人也许不能完全掌控命运,但可以通过意识和知觉的努力来影响命运。”
话说回来,不管是回忆童年经历,或是对自己的需求有新的领悟,本身可能是痛苦而艰难的。如蛤蟆先生反馈:“我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我非常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觉得很悲伤。”
苍鹭在这里有一个教科书式的安慰——
“你肯定不喜欢,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有时候,知道真相并不会让你好过,但自欺欺人,则更可悲吧。
04
路标三:阻抗初现
网上有一句话是“最美好的幸福,就是一无所知。”这话武断,但也侧面说明越了解自己,可能越痛苦。
在蛤蟆的童年探索中,苍鹭点出“你在玩‘配合他人给自己制造不快的心理游戏”时,蛤蟆第一次对他发火,并矢口否认这一点。
这一幕(也许可能大概率)是心理动力学所说的阻抗。走到这一步时,很多来访者容易放弃,会拒绝打开那扇叫“自我觉察”的大门。
还好,蛤蟆在盛怒后也意识到:“但这扇门也可能通向深刻的领悟。”
倒回去看,在预备会谈中,“来访者想改变的意愿”有多么重要。咨询师只是那个陪同你一起前行的人,路再坎坷,也得自己走。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苍鹭对此评价道。
05
路标四:重新体验重要关系
这段旅途要走到最“惊心动魄”的路段。
别误会,心理咨询中的高潮往往是在“大脑后台”运作,如同改变一样,之前一点一滴的探索,积累心灵的力量,到了某一个“啊哈”的点上就汹涌而出。
在第九次咨询中,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蛤蟆第一次,与象征着父亲的苍鹭直接对峙。
“我对你很生气……现在我要把火都发出来。”
“告诉你,我受够了你一堆该死的问题。”
在这一刻,蛤蟆先生完成了他的成长蜕变。他忽然感到再也不用扮演那个卑躬屈膝的角色,他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还能说得掷地有声。
蛤蟆先生在此前的咨询中,对苍鹭抱有孩子对父亲的敬畏,终于,他通过移情来重新建立了新的“父子关系”,并重新体验了愤怒这种被压抑的情感。
心理咨询可以到此结束了。
06
目的地:一个全新的地方
吐个槽:写篇读后感也差不多是一个开头愉悦、中间要命、结尾虚脱的路程。
没有具体行为激活、没有可见的咨询目标,蛤蟆先生就这么“被治好”了。他精力充沛,体力和心力都蓬勃向上,他跃跃欲试新的规划、新的人生。
从依赖而顺从的状态,到反抗依赖、拥有内心的主权,蛤蟆走过了一段重要的心理成长的历程。
现在的良好状态,就是心理咨询的目的地么?
对于蛤蟆先生来说,与苍鹭的心理咨询结束了,但是,内心的治疗是一辈子的事。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去年听李松蔚的得到课程——“心理咨询是一艘载人的小船,它不提供答案,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人有机会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去往哪,不确定。
是更好的地方吗?不知道。
所有的未知,都(可能)是惊喜。
图片
脑补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