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人能写,因为作为主体的我,是外化的。即便是含蓄的作品,文章的观点、态度、感受、情绪,也是作者本人的外化。
散文也是和口语习惯最接近的一种体裁,我们也看到很多名篇也是娓娓道来,夹叙夹议,围炉闲话,风趣幽默等等等等。
除了说理文,讲究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其他类型的散文,都是作者性情的流露,看起来是很自然的,符合人的天性。也因此,很多作者认为,自己和名家的差距是在文笔。于是在词汇、辞藻、修辞等方面着力,认为就可以追上名家。
关于文笔的虚幻性,我也论述过,不多说。散文并非普遍感觉的那样,似乎和艺术无关。散文恰恰是最难上台阶的,因为它的台阶没有过渡,不像小说,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过渡,比如曲折、画卷的庞大,批判的力度等。
散文的美感高低,和作者的内功关联度很大,外功更难发挥。一旦采取一点所谓技巧,散文的趣味就拉低了。散文要求寻常事,写出不寻常的性情,反映超拔的人生态度,需要在文章一开始就敞开心灵,酝酿铺垫的过程是很短的。我们也知道,很多好小说,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逐渐递进的,而散文容不得拉拉杂杂地铺陈。
散文的内在修养要求尤其高,这一点不容忽视。很多散文作者,不愿意看书,只愿意写,人生体验在书写中杯挥霍了,无法凝聚成有价值的珍宝,而成为消费品。更多的不愿意读大部头的哲理类型的著作,心灵缺少锤炼,认识得不到提高,始终说日常道理,抒发表层的喜怒哀乐,谈论烟火人间,品味就不高。有一种不好的导向,认为散文写平常事,很亲切,接地气。这是误解,平常事并非拉家常,散文是要提炼作者的人生感悟,进而带动读者做心灵的旅行,探查幽深的风景,体验人性深沉的情感,而非如同酒桌上的感慨和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