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迷人之处不在于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那段恍若昨日匆匆的日子,高考失利。在当时的我看来,高考失利莫过于一位美好人生终结者,甚至掠夺走那段日子我所有的明媚阳光,不仅如此。 为此,我只能忍痛暂时放下一度心驰神往的所有,只能忍着眼泪选择以后的路。那一刻,或许就是因为在“高考志愿单”上多看了“她”一眼,于是阴差阳错,于是风景无限好。
“西安站上车的旅客请您抓紧时间上车.....”。
“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与“她”的不解之缘在这首歌的节奏下拉开序幕。
踏上列车,一路上车厢里不断的循环着韩红的«天路»以及热情高亢的草原之歌,依着望不到边际的湛蓝色青海湖、漫山遍野毫无活动区域约束的牦牛群,此起彼伏若一群健壮的骆驼般的雪山,长相神似北方小麦的一簇簇青稞,又或许是远望的原因,我并不能将青稞与北方小麦从外观上区分开,就连经验丰富的老农人父亲也是如此。
一路上慢慢悠悠的列车摇摇晃晃的爬行在神话般的“天路”上,伴着新奇的心情,无处不慨叹的景色,在“列车即将翻越海拔5231的唐古拉山”声中,突然间我似乎是醉倒在这样的美景怀抱中,开始头晕、呕吐——高反。看风景的心情在那一刻也就戛然而止了,随即,对慢慢靠近的目的地--圣城拉萨的向往与期盼也被随之而来一系列的高原反应消磨殆尽。
终于,终于,列车终于在31个小时的摇摆后到达拉萨车站。疲惫,出站,陌生,好奇,发烫的太阳,方向感全无,这几个毫无关联的词构成了我当时的境况。
此之前,在心里,在脑海里无数次的设想过西藏首府——拉萨的种种,从电视,网络,报纸,书刊,手机,电脑......一切我能利用到的途径里,脑补着她蓝色的天空,小学课本里学到的“棉花般的白云层”,火辣热情的阳光,而那一刻,当我地处心中曾无数次构想的城市边缘,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她”的热情四溢,这一点从“她”八九月份的阳光里我就感受得到。
对于我,看上去并不白皙且略带暗黄的皮肤,你知道我有多害怕阳光的沐浴吗?甚至是恐惧。然而日光城的阳光,再次将我对这座城市的憧憬一点点的消磨着。
厌恶感在慢慢堆积。离开火车站向市区出发。火车站附近就似乎还是鲜有开发过的无人区,荒凉都不足以形容。乌龟般速度拥挤的公交车,路上为数不多的私家车,和并不宽阔的马路,越来越低沉、失望的情绪让我已经没有耐心再去发现和适应这座“慢节奏”城市表面或者内在的东西。
可是似乎在所有事情坏到极点的时候,转机就慢慢出现了。
当公交驶进市区,不同于内地的建筑风格突然的眼前一亮,市区一条街都是洁白色颇具民族艺术风格的墙,随风挥舞的旗子和经幡使房子都变得别具一格。我好像突然间又找回了对这个城市的憧憬感。
走在两旁被藏式风格建筑包围的马路上,当地的一种人力车很是吸引了我的眼球,一辆简单的脚踏车,后座大概有足够坐两三位乘客的空间,车顶上飘荡着色彩斑斓的经幡,“踩车人”轻松自在、笑容淳朴的面庞编织成这个城市独特的交通线。
再路过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宏伟磅礴的建筑让我找不到词句来形容我当时的激动心情。大街上,安静和谐的气调;大昭寺处,虔诚的信徒在转经,叩拜;茶馆里,笼罩着烟雾的小屋子,甜茶、酥油茶香四溢,又混杂着些许的煤烟味......
初次接触“她”,难免有的不自在感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八九月份斑驳的阳光,洒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刺眼、灼热又或者是惬意与舒适。走在太阳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像只哈欠不间断的野猫,此时的我开始厌倦太阳光的照耀,又“迁徙”至阴凉处,然而出奇的发现拉萨的阴凉处绝对是货真价实的阴凉处,“冷,冻,冷和冻”三个简短的词概括了我当时真真切切的感受。
一天之中感受一年四季,怎样的一种体验呀?八九月份的拉萨就像是脸谱表演中捉摸不定的面部表情变换。
早上起床,穿上厚厚的外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八九月份该有的温度,记忆中夏天的燥热感在这里无处找寻,当然,也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中午的艳阳并非“晒”字所能形容,温度却不高。然而下午到晚上,是拉萨天气大小姐“耍脾气”的时候了,一会狂风暴雨,风雨交加,不一会儿天空又挂起罕见的双道彩虹。
然而不管昨夜经历怎样的骤雨狂风,明天依旧晴朗。不温不热的性情中却仍掺杂着“她”独特的干燥特质。
有对比才发现“她”的美。暑假回家,路途中三十八九摄氏度的气温差点热晕我。热汗不停歇的往出冒,似乎把在这个没有夏天的城市未流出的汗都一下喷发出来。
“我真是受够了烤炉般的温度,我想回去夏天还要穿外套的拉萨。”那一刻,是真的想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