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0期“始”专题活动。
想象你躺在床上,觉得非常无聊,想找点事做。
你想去看电影,不知道看什么。玩游戏吧,估计又是连跪。看书吧,看了也没什么用。去外面走走,能去哪里呢。去远方旅行,又要花钱时间也不够,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吧。于是你一直犹豫不决,觉得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没意思。明明你很想开始一件事情,却总是没有动力开始。
倦怠心理学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罗伯特•博格提出了浴缸模型,他把一个人做事所依赖的主观能动性比喻为浴缸里的水。做事时,就是从浴缸里放水,如果浴缸里的水分不足,就会失去主观能动性,做什么都没有动力。做事消耗水分,当然也有恢复水分的方法。他认为可以通过感知结果,获得支持和自我关怀来恢复精力。
感知结果,比如去读一本书,不必强求一定要从书中学到什么足以改变现状的知识,当然也不必悲观地认为就算读完也不会有任何收获。前者期望太高,容易失望。后者期望太低,没有动力。合理地感知结果,读一本书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收获一定的知识,锻炼了一些耐心,还可以作为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后可以跟别人聊这本书的内容。在做好预期管理后,看书就没有那么多得失之心,更容易开始。
获得支持则范畴更广一些,既有从朋友亲人以及同伴处获得支持,例如一起约定考研的伙伴,可以互相加油打气;也有从社会层面获得的支持,例如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支持政策会让人有动力去创业。从性质上分,有精神上的支持,也有物质上的支持。例如大家虽然很不愿意去上班,但上班获得了物质上的回报,大多时候会去上班而不会旷工。
自我关怀主要侧重于自我的调节,例如保持睡眠,保持精力,多喝水,多锻炼,多冥想。
上面是《倦怠心理学》作者对什么都不想开始做的解释。个人认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先陷入到意义的内耗上,而是应该先开始。开始后把注意力放到事情中,获得心流体验。事实上,如果在做事前有许多种选择,恰恰说明没有一种最重要的最紧急的事情去做,所以随便挑一件就开始吧。
然而万事开头难远远不止于此,你现在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去考个专业资格证书。你有主观能动性去做这个事情,因为考证后工资加1000,以后找工作也好找,受用无穷。而且还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样你就能成功学完课程,考到证书了吗?恐怕不能,万事开头难还在于做一个大事最开始的阶段,很难熬过去。
在《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人们做事时对于事情本身会有一个心理表征。例如对会计学,你可能会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是关于记账的学科,会有一些软件需要掌握。这时,学习课程基本上是从零开始,你必须认真学习吸收全新的内容,因此开始时非常难。但随着你学习的深入,对会计学有个系统的认识,你的心理表征就会丰富起来。就像一个图书馆已经建好了书架,这时只需要把代表知识的书放进书架即可。等你学习了一遍课程后,你的心理表征已经非常强大,再继续学习就相对比较轻松,而且你可以审视自己的学习效果,主动调整学习内容,查缺补漏,最后成功通过考试。
心理表征意味着,在最开始学习时,对学习对象的熟悉程度不同,就有不同的心理表征。如果一个已经做了几年会计的人去学习,就要比完全不懂的人学得快。比如大学就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考证几乎相当于对大学课程的一遍复习,可能刷几遍题就可以通过考试。
无独有偶,在心理学上,飞轮效应也表达了近似的意思。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心理表征和飞轮效应告诉我们,万事确实在开头时最难,但是随着开头的逐渐度过,逐渐深入,后续的进程不会像最开始那样艰难,而是难度逐步降低,到最后可以信手拈来。
所以当我们在看一本书时,最开始花了30分钟只看了10页,觉得这五六百页的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完。但往往度过开始之后,你对出场人物已经有了印象,书中的故事也逐步展开,开始好看起来。到中期,你可能30分钟可以看20页,有时甚至废寝忘食。
所以说,万事开头难,但开头过后便轻松起来,所以一定要熬过开始的阶段,才能见到后面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