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与梦想

             

              奋斗与梦想

          ——《做客东营台》黄其军访谈

                          2019年8月23日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  亮:欢迎黄老师今天来到我们电台做客。我是主持人陈亮。黄老师是我党校研究生班的班主任,彼此都很熟悉。我们今天的话题主要是围绕黄老师的《三国史话》新书谈一些问题,时间约为一个小时,欢迎听众朋友们打进热线交流。

首先,我想问黄老师第一个问题:您写这部《三国史话》的本意是什么?

黄其军:听众朋友们好,帅哥陈亮好!第一次到东营台比较紧张。看来陈亮比较性急。写文章入题一般有两种写法:一个是急入题。有什么说什么,叫做“单刀直入”,看来陈亮就是这种性格;另一种是慢入题。我虽然性子比较急,但我写文章喜欢慢入题。我先读一首我写的小诗,2017年6月28日发表在《东营日报》上。


                      外一首

                夏至感怀


                        2017年夏至

              透过象牙塔镂空的高墙

                    我静静向外张望

                    墙内是遍地花草

                    墙外是参天栋梁

                花草贴近泥土所以芬芳

                栋梁顶天立地所以沧桑


                        2017年夏至

                透过象牙塔镂空的高墙

                      我静静向外张望

                    墙外是喧嚣的市井

                    墙内是安静的课堂

                喧嚣的市井我发白如霜

                安静的课堂我书写华章


                        2017年夏至

                透过象牙塔镂空的高墙

                    我静静向外张望

                    墙内是蜜蜂忙碌

                    墙外是飞鸟翱翔

                  蜜蜂忙碌采集琼浆

                  飞鸟翱翔俯视远方


                        2017年夏至

              透过象牙塔镂空的高墙

                  我静静向外张望

                    遮住的是双眼

                  遮不住的是梦想


拥有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努力奋斗是实现梦想的现实途径。中国人正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靠什么?靠我们14亿人不懈努力和奋斗。很多年以前,我就对三国这段历史情有独钟,梦想有机会写一部三国方面的书籍。恰好1991年大学考入了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研究历史应该是本行。但后来的工作经历改变了这一切。

陈    亮:这首诗如果黄老师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是您写的,这诗充满了浪漫的情怀。那就请黄老师先谈一谈自身的工作经历,再聊一下这部《三国史话》。

黄其军:我1995年大学毕业后,当时被组织部门选调,分配到基层去锻炼,在河口区原六合乡干了两年的党委秘书,1997年调入河口团区委,先后任团区委常委、学少部长、区直机关团委书记,2000年底借调到区招商局工作,2001年5月通过考选进入市委组织部,先后在下派办、远教中心、干教科工作了近16年。2016年9月提拔担任市委党校业教处处长至今。

陈    亮:黄老师的工作经历很丰富了。您是怎么想起写作这件事情来的?

黄其军:实际上,我这些年一直没有间断过写作。在河口区时就有多篇稿件见报于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其中好像有篇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得了一大笔稿费。到了市委组织部之后写的更多,只是因为职业性质,署名发表的并不是太多。累积起来大约有20多万字,多数是新闻报道类。

陈  亮:黄老师这话绕得远了点,入题确实够慢的。您的意思是,写《三国史话》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黄其军:你真聪明,看来你已经初步具备进中央台的能力和水平。因为你开始给我的题目是围绕《三国史话》访谈,我的理解是围绕读书写作谈点个人想法,我取的题目叫做《奋斗与梦想》,所以没有跑题。

到了市委党校工作一年后,我发现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水平离那些教授们差得太远。虽然我任职的业教处长是行政岗位,没有讲课压力,但面对的是省委党校在职生,都像陈亮这样,知识面宽,各种证书一大摞。自我感觉不学习就没有底气,唯一途径就是潜心坐下来读书。

从2017年6月开始,我开始围绕乡土方面进行文学创作,主要发表在东营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东营微文化”上,偶尔见诸《东营日报》文学副刊。有几篇如《放羊娃的天空》影响力还算可以,《扁担上的悠悠岁月》则发表在《山东党员干部之友》2017年第12期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2017年暑假开始,我着手撰写《三国史话》有关稿件,写的第一篇是《混蛋督邮》,以后就在乡土文学和《三国史话》中跳跃着写。为了写出点真东西,潜心研究了三国方面的历史资料,如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等,通过蜻蜓FM软件收听了大量的音频资料。在2018年初基本完成了《三国史话》的手稿,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陈    亮:说起三国系列,目前影响最大的还是易中天先生的《易中天品三国》,黄老师有没有借鉴他的研究成果?

黄其军:易中天老师也是我的偶像,是他把三国普及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实话实话,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刻意忍着不去听《易中天品三国》,因为我担心写出来的作品没有新意。但在我写完《三国史话》之后,又潜心研究了易先生的所讲内容。庆幸的是,很多内容和观点是暗和的。

陈  亮:终于绕到正题上了。请黄老师给我们听众简单介绍一下《三国史话》的有关内容。

黄其军:中华五千年文明辉煌灿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的车轮在继我国春秋战国之后,又推进到一个文化繁荣昌盛的新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人们了解三国这段时期的历史,大部分还是通过罗贯中先生写成的不朽名著《三国演义》,其中精彩的战争描写,人生智慧的激烈碰撞,都达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度。人们常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红楼”,只是说中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我更多关注的是三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革等方方面面。

三国是无比重要的文化繁荣期。从文学角度看,“建安文学”和与之形成的“建安风骨”影响深远;作为一名国人,不能不了解“竹林七贤”和魏晋风度;一代大儒郑玄则对孔孟之后的儒学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当时医学高度发达,“建安三神医”闻名于世,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大家都耳熟能详;“书圣”钟繇和后世的张宣合称“钟张”,和王羲之合称“钟王”,他创立了楷书,是中国书法的鼻祖级人物,这些人们一般不太了解;音乐繁荣兴盛,中国古代十大琴曲之二:千古绝唱《广陵散》和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都产生于三国时代。

陈    亮:上面这些知识很多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您在《三国史话》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适合哪些人阅读?

黄其军:《三国史话》基本上承袭了《三国志》的纪传体模式,以品评人物为主。按照人物生平、人物特点、后世评价等几个部分,每篇文章都不是太长。只要是喜爱三国这段历史的,都适合阅读。尤其是其中用了很多文学性语言,对于中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很有帮助。实际上,这部《三国史话》只是我从《<三国志>故事新编》近400个人物中抽取出大家所熟悉的单独结集而成的。

陈    亮:黄老师的意思是《三国史话》还有续篇?

黄其军:这个真可以有。从2018年11月底,写完我的《白话<三国演义>》之后,就着手开始了这项写作。9个月的时间共写作225篇30万字,现在写到了《吴书》部分,大约再有几万字就结稿了。

陈    亮:《白话<三国演义>》又是个什么情况?

黄其军:《三国演义》自杀青之起,就有各种版本,现在流行最广的是毛宗岗(1632年-1709年)父子评刻的版本,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顶峰。此后300多年没有人再尝试重写《三国演义》。

自2017年3月开始,我历时8个多月创作完成了73万字的《白话<三国演义>》,目前网络点击量25.6万,在《简书》历史类文章中阅读量列前十名,《简书》三国类文章中列第一名。在创作方法上尽量增加白话《三国演义》的文学色彩,努力让枯燥的历史类文章鲜活起来。利用现代手段搜集各种资料,在把古文译成现代文的同时,力争让这部光辉著作落脚到群众中去。

一是对题目进行了修改。市面上也流行部分白话《三国演义》,很多对原著进行彻底撕裂,修改得不伦不类。我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首先对原著题目进行了大胆修改。原著120回的题目很不工整,有90回的题目是7字体,30回的题目是8字体,我全部修改为7字体,让人在感观上更加愉悦。

二是对很多内容进行了增删。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三国演义》迷信色彩十分浓厚,这是书中的糟粕部分,比如《小霸王怒斩于吉》和《玉泉山关公显圣》等很多章节,我都是整体删掉。有些整体删掉会影响骨架的,如《卜周易管辂知机》则是进行了改编。这些大家可以对照原著进行察看。

三是对原著中的很多错误进行了修正。罗贯中是人不是神,《三国演义》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我根据个人理解掌握进行了修改。如杨修之死,原著记为35岁,实际上是45岁。罗贯中杜撰的《关公千里走单骑》地名一片混乱,我尽可能地进行了梳理修正。还有曹嵩被杀的地点等等,这样的修改很多。

四是对原著增加了很多内容。原著中涉及的时间、地名、典故太多,不是专业研究搞不清楚,比如三国时代的兖州、徐州涉及地区及治所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搞不清这些地理知识就弄不清那段历史,对此我都加了注解。原著中曹操讨董卓离开十八路诸侯后没有记载去向,让人感觉十分疑惑,我根据《三国志》把这段补齐。

陈  亮:看来黄老师对三国这段历史是真下了苦功夫的。不知道《白话<三国演义>》什么时间能够成书?

黄其军:书稿已经成形,现在在网络上也算热文。等我写完《<三国志>故事新编》后,再对内容进行一些调整。至于什么时间出版,那只是个资金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  亮:刚才黄老师说的好几个数字都带“万”,您现在总共写了多少文字?

黄其军:自2017年6月份至今,总共写了525篇文章共计140万字,接近每天一篇。当然这些都是在工作之余,靠自己去挤时间。这个速度基本上属于专业作家的水准,网络上有人评论为“疯狂写手”。

我在《简书》上个人笔名叫做“黄河歌者”,百度第一个词条就是,目前粉丝1.8万。个人公众号“黄河文史号”,欢迎朋友们关注。

陈    亮: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对此黄老师您怎么理解?

黄其军:我之所以能够静下心研究历史,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认真实践习总书记要求。习总书记之所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我们现在有个别干部像毛泽东主席指出的那样“言必称希腊”,甚至连希腊也不去研究,对中国历史一团漆黑。鉴古才能知今,今天的事件就是明天的历史。如果不了解历史,怎么能够预见未来从而作出科学决策?

我原来从事过的几项工作,一般都能谋划到三年左右,有哪些不足,怎样去解决,着力点在哪里,就像现在我正从事着的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工作一样,很多做法在全省都是领先的。

党员干部只有多读历史才会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政声人去后”。只有对党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才能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些和职务高低没有绝对关系。

比如,我从事过七年半的下派帮扶工作,对每一名真心付出的下派干部都充满了真情,对群众疾苦也深有体会,对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深恶痛绝。这也是我所写的乡土文学的一个明显特点。

陈    亮:我在高中时期读过《三国演义》,现在大部分已经遗忘了。黄老师认为三国中的第一主人公是谁?

黄其军:这个问题历来争议很大,和三国历史的开始一样没有定论,争论这个问题意义不是太大。有人说是诸葛亮,我个人观点是曹操。

陈    亮:请黄老师谈一谈您理解的曹操。

黄其军:《三国史话》中有一篇《雄才伟略曹孟德》,是我的基本观点。《<三国志>故事新编》中《魏武太祖曹操故事》写的比较详细。历史上的曹操雄才大略,胸襟宽阔,文采飞扬,用兵如神,这是南宋之前对曹操的基本评价。到了南宋之后,曹操才逐渐成为了奸贼权臣的代名词,这是因为苟安江南的南宋自比于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抹黑曹操自然不遗余力。

另一个方面也有事实根据,因为曹操所处的险恶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大家试想一下,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之后,朝堂上下又有多少暗流涌动,一不注意曹操就成了董卓第二,所以没有强悍的铁腕手段曹操早就一命呜呼了。另外曹操常年在外征战,时时处于两面作战状态,其做事不同于常人常理就可以理解了。大环境造就了曹操残忍的性格,被他屈杀的好人不少,例如孔融、崔琰、华佗,等等。

《三国史话》中有几句诗概括了曹操:

“魏武挥鞭胆气豪,用兵如神冠六韬。

老骥伏枥人未老,文章金玉累世高。

鹏飞万里任逍遥,千夫所指骂奸曹。

若非孟德驱虎豹,万民犹被诸侯刀。”


陈    亮:黄老师对“完人”诸葛亮怎么评价?

黄其军:对诸葛亮的评价我有点私心,因为他是我们老黄家的最佳女婿。诸葛亮一生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善于治国,备受后世尊崇;在民间被推为“智慧化身”,尊称其为“智圣”。

对于其缺点和不足,陈寿则说得比较直接:“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毛泽东主席也说过:“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其军事才能不是诸葛亮的长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化了。从诸葛亮参与指挥的战争来看,“火烧博望”发生在202年,是刘备指挥火烧夏侯惇的杰作,其规模不是太大,那时诸葛亮还在隆中读书;“火烧新野”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不可能的,曹兵还不至于愚蠢到房顶上那么多柴草而不管不顾躺下就睡的道理;“火烧赤壁”东吴的指挥官是周瑜和程普,刘备方面则是他亲自指挥,诸葛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收川之战勉强算得上诸葛亮的功劳,南中也没有彻底平息,一直纷乱不休,在诸葛亮去世后又多次叛乱。刘备收取汉中之战时诸葛亮负责在成都搞后勤。大写特写的“六出祁山”实际上只有两次到达祁山,并且被曹真击败过两次。对曹魏最具威胁的第一次北伐因为诸葛亮固执己见,放着魏延等名将不用,坚持起用马谡而让其战果化为乌有。

陈  亮:黄老师这个角度真是全新的啊!和演义中完全不同。

黄其军:罗贯中先生明说自己写的是“演义”,有些人却当成了历史,这不怪人家。比如“空城计”,取自于赵云的“空营计”。第一次北伐时曹魏的主帅是曹真,司马懿当时在荆州防御东吴。

陈  亮:黄老师对如何读书有什么看法?

黄其军:我们现在的阅读大多数是浅层次、快餐式阅读,趋向于零散化和碎片化,读而不精,食而不化,都权当消遣打发时光,人们最缺少的还是潜心做学问式的精读细读。

有时候我们也单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咬牙发狠对自己提一些目标要求,比如“每月读懂一本好书”等等,在现实中是做不到的。手头那么多工作,你的时间根本不属于自己,哪里会有时间去精读,除非你把读书当成吃饭睡觉一样的必须选项。实际上读书是门很高深的学问,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就是把精读的重要性说到了极至。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就像微信的出现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方便人们沟通交流的同时,也占用大量时间,从目前看有种成瘾的趋势。为此,我去年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手机之殇》,呼唤“救救我们,救救孩子!”

陈  亮:听众中肯定有很多怀揣梦想的文学青年,对于如何写文章,请黄老师提点建议。

黄其军:说句实话,我的文章真上不了大台面。只是通过两年多的写作,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是站位要高。有些人写出来的文章自己总觉得没有底气,有一种拿不出手的感觉,其中原因何在?因为站位不高,眼光既没有伸展到过去的广阔空间,也没有眺望到今后的发展大势,为做文而作文。

《三国演义》就是这样一部奇书。生于明朝的罗贯中先生,把目光延展到一千多年前。他的眼里是民生的艰难,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是对酒当歌的豪迈,是成就伟业的酣畅!生活虽小,大义为重。在平常生活中不断挖掘出共性的人性之光,我们所写的文章怎么会不能历经年而仍熠熠生辉?

二是研究要深。我在《简书》“个人简介”上写道“耕文者苦,写作不易。”曹雪芹所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确是无数写文者的痛苦心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跟三国有关的书籍,足足有几百万字!通过吸收分析比较,粗略了解那个时代的主要事件,把感兴趣的一些人物事件梳理一下,让别人不用再费笨气力去研究。

三是撰文要勤。看的书再多,不写也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有时候头脑中火花一闪时要及时记下来,现在的写作软件《简书》恰好有这个功能。有时在走路或者与别人交谈的时候,随时吸收一些东西,我的《手机之殇》《没有了母校,心系何处》,就是读了别人文章有感而发马上记下来,以后再整理出来的。

时代只垂青勤奋的耕文者。在工作之余每天写一千字看起来很难,是因为你没有把写文章当成兴趣和爱好。不要迷信别人如何如何厉害,关键是你没有倾心付出。坚持不懈地写上几年,你就会发现,不但你的文笔有了很大提升,你的人生态度,你的处世方式,你的工作水平,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来就是一句人生至理名言。

四是学习技巧。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承认这点只算是唯心主义,写文章也是如此。《三国演义》能够把近百年的庞杂事件梳理归纳,紧紧抓住刘备三兄弟的奋斗历程这条主线,读完感觉事件多而不杂乱。在《三国演义》的写作过程中,巧妙运用了多种技巧,详略得当,承转起伏,回环倒叙,伏笔重重,假借挪移,使读者沉醉于其中,被作者的思路所左右,这就是奇书的神奇之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本来没有诸葛亮什么大事,但作者运用了多种技巧,最可笑的是竟然把“羽扇纶巾”这身经典装束从周瑜身上腾挪到了诸葛亮身上,使大家都以为苏轼老先生的《赤壁怀古》写错了!至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你把这些章节删掉后再看,好象对于赤壁之战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影响。这就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先生的回天之力!读《三国演义》千万不要当成了正史,与正史差距还真不是一点点。

五是反复修改。文章写完只是完成了不到一半的工作量,大量的工作在修改中。我所写的文章修改没有低于十次的,这是对读者的尊重。错字连篇、文理不通,人家读你一次文章就如受罪,一次就彻底够了!比如我写《诸葛瑾和他的儿子诸葛恪》想搜索一首诗结尾,以追求文章的气势,但却遍寻没有。实在没有办法,不善于写诗的我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应付了四句。后来越读越不像样,扩充成八句,但自己总是不满意。印象里这56个字改了得有上百遍吧。“蓝田生玉少年郞,弱冠吴楚紫金梁。山越平叛睿智长,东兴用兵鬼神伤。若料身前身后事,才高安敢意气扬。可怜新城蒙心境,陨命当归捐沙场。”把诸葛恪的生平写得较全,应当说最后自己比较满意。

陈    亮:听了黄老师的经验总结,我自己也感觉受益匪浅。出版一本专著,肯定有很多为别人所不了解的艰辛。请黄老师介绍下《三国史话》出版发行的情况。

黄其军:确实是这样。我们大家要多去关注登山者弯腰匍匐前行的姿势,而少要去羡慕登顶之后的喜悦。在《三国史话》出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帮助,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谢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是广饶县委宣传部把《三国史话》列入了全县2019年文艺精品工程,在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二是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为这部书的出版发行协调各方面关系,并且出席了8月10日的首发仪式;三是新华书店的领导盯上靠上,全力负责书籍的销售工作,为我打消了后顾之忧;四是潍坊翰林轩文化工作室全面负责书号、编辑、出版的一系列工作;五是在出版校对过程中,垦利区委宣传部的郭立泉部长、我们党校的同事孙昌帅、吕春蕾等很多同志给予了无私帮助;六是博文书院的曹文文经理负责最后的校对、印刷工作。

我的大学恩师陈德正教授亲自为《三国史话》题写了序言,提升了书的品味和层次。

现在的出版发行通过新华书店,凡是在新华书店购买的《三国史话》可以随时找我签名留念。我个人留有部分存书,数量有限,喜欢的朋友可以随时加我微信联系,微信号是“dyhuangqijun”,就是“东营”的首字母加上我名字的全拼。

陈  亮:下一步黄老师在写作方面有什么打算?

黄其军:我参加工作以来20多年的文稿,包括乡土文学、新闻报道等稿件,准备在《三国史话》销售回笼部分资金后,出版第二部专著《黄河口之恋》,文稿已经基本定型,现在正在进行校对工作。

陈    亮:时间过得飞快。感谢黄老师今天做客我们台,也欢迎黄老师以后再来,热切期待着大作《黄河口之恋》面世。

黄其军:感谢电台的各位领导给我提供这次机会,感谢陈亮的精彩主持。今天正是处暑时节,让我们携起手来,打消“暑气”,静心读书、潜心写作,把我们五千年灿烂文明发扬光大,用“文化自信”助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

陈  亮:本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听众朋友们收听,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风景如画清风湖

飞舞的红蜻蜓

芒种

“瘦巴”的喧嚣

赠2018级党校研究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445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88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0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6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45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8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1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23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4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6评论 4 32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9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2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