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仿佛看到一位银发整齐,温婉如玉的老人,轻轻地吐露着深情。
"我们仨"原是他们的女儿圆圆之作,却因永远的缺席,不得而终。杨绛先生重新谱写"我们仨",并把爱女的草稿附于文后,足见其思女情切。
她1997年丧女,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剧痛,而又于1998年与钱钟书先生永别。命运对于杨绛先生的不公,在她看来却只有昔日幸福的馈赠,而无丝毫不满与怨怼。拿起"我们仨",总觉得心里沉甸甸,眼睛湿润润。翻开"我们仨",却只有无限的羡慕与崇敬。合上"我们仨",有一丝惋惜,更有一丝永久。
这本书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位饱经风霜却有着极深的教养的女子,对于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的热爱与思考。"我们仨",是一个家庭,也是千千万万的家庭。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我们的国家,组成世界。
这里,有一份最普通却珍贵的粘合剂,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