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推荐】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那是什么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呢?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Jerry M. Burger ,是美国圣克拉拉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是《人格杂志》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编委。本书是其多年来教学经验的集中体现。在本书中,他将带我们探究我们人的本性是什么,是什么使得我们每个人不同。此外,作者还特别善于将高深的理论和我们实际生活相联系,比如人格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暴力行为的,又为什么说明星吸毒只能怪自己?
【音频简介】
我们会从三个问题入手全面解读本书。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内涵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探讨到底是什么塑造了人格。这里,我们将用人格心理学的六大流派的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们还要教大家如何自测人格,以及自我完善成“理想的人格”。
【你将听到】
1. 是什么使得我们每个人不同?
2. 人格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暴力行为的?
3. 为什么说明星吸毒只能怪自己
【本书金句】
1. 使我们感到愉悦的许多笑话,不是因为其聪明或机智,而是因为能减轻紧张和焦虑。
2. 弗洛伊德指出:“能使我们的敌手变得渺小、孱弱、可鄙和可笑,我们就可以以一种迂回方式获得战胜他的乐趣。”
3. 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使无意识的冲动得到象征性的表达。
4. 父母通过培养子女,他们的生活会因为持续有意义、有乐趣而变得更充实。
【推荐阅读】
书名: 人格心理学
作者:Jerry M. Burger
译者:郭永玉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音频文稿】
1
大家好,这一期音频将为讲述的是《人格心理学》的第二部分。
在前面,我们探讨了什么是人格,它是每个人行为方式和内部活动的稳定特征。它决定着我们每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方式。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这本书要探讨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塑造了我们不一样的人格。
2
是什么导致人与人之间人格不一样呢?这是人格心里学家们讨论的基本问题。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的人格心理学家提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主流的流派有六个。他们分别是精神分析流派、生物学流派、特质流派、行为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这六个流派对塑造人格的因素有各自成体系的看法。他们的观点都能作为对人格根源的某种解释。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将这六个流派的观点综合,就能得到人格的全面图景。因为,他们的观点往往互相矛盾,而且也不一定都正确。但这不影响我们从这些流派的观点中,更深刻地认识到“我是怎么被塑造的”。
下面,我们以攻击性人格的塑造为例,看这六大学派是如何作出解释。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有些人喜欢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他们喜欢主动挑事,喜欢有意破坏事物。这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我们就称为“攻击性人格”
那是什么导致攻击性人格的产生的呢?
3
首先,我们看精神分析学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也就是说,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理智的人是不会主动伤害自己的,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无意识地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段解释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理解。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无意识。它是心理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发现的。它基本改变了我们对人类的看法。过去,我们以为意识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但弗洛依德在对一个名叫“安娜”的病人的治疗中发现,病人在进入催眠状态并诉说自己的症状时,她就会感到症状的减轻。每当她回忆起那些原本已经忘记的引起事件的原因时,就会有所康复。
例如,她拒绝用玻璃杯喝水,在正常诊断中,弗洛伊德始终无法弄清起因,在催眠状态下,病人说起在童年时,她曾看见一条狗在玻璃杯中舔水。所以弗洛伊德认为,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之下,还有一个我们不曾感知到的意识,这些意识对我们清醒的意识有巨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就把这类我们感知不到的意识称为潜意识。
无意识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地窖,潜藏在意识的下面,里面储存着各种各样的被压抑的欲望。其中包括各种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分为两大类,一种生的本能,也就是所谓的性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也是一种攻击本能。前者驱使所有以获得快乐为目的的行为,而后者则常常转向外部,表现为攻击行为。
这些欲望和本能由于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总是被个体压抑着,无法上升到意识的层面而被直接感知。但这种潜意识并不是就不存在了,它只是被压抑着,随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泄出来。比如一个女性从小受到虐待,但因为向施虐者发泄愤怒会遭到报复,所以她就把这种愤怒压抑下来。但她日后可能就会把这份怒火指向同事或者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的,是无意识决定了一个人是攻击性人格。
4
接着,我们看特质流派和生物学流派的观点。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他们都赞同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决定因素。首先是特质流派,他们觉得那些拥有攻击性人格的人,是因为此人在这方面的特质水平高。而且这种表现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同样,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则认为,攻击性人格是遗传的。遗传会影响人格这一观念的接纳是和这样一个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不能把人格和生物因素分开。
人格不仅仅是一个后天之物,先天个体的脑电活动、激素水平、心率反应和其他一些生理特点对人格有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生物差异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差异。比如,最新对脑电波的研究中发现,情绪变化与大脑的不同区域有关,比如某些人左半球活动性高,他就常处于积极情绪中。而右半球活动高的人,就常处于消极情绪中。
我们本以为是环境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性格,没想到有时候,其实天生就已经注定一个人是乐观派还是消极派了。同样对攻击型性格来说,有实验表明,一些人的攻击性倾向就是比另一些人强。也就是说,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具有攻击性的特质,加之其教养环境的影响,后来成了爱攻击的成人。
另一些生物学派人格心理学家,又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攻击性,例如男性比女性攻击性强,可以这样解释: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对手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遗传力下去。在远古时代,男性只有控制更多的资源才能获得交配权。这是因为女性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她在怀孕期间不能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资源,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资源丰厚的男性,在此期间照顾她和宝宝。也因此,那些能抢占更多资源的男性,更有机会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
5
接着我们看行为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行为的。使用暴力的孩子会发现使用暴力能给他带来好处,因为每个孩子都怕他,听他的话。这种行为激励会鼓励他继续在其他场合也使用暴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人格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他之前,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对狗进行一系列刺激实验,这就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他发现对刺激进行相应的奖赏,就能让动物对刺激做出反应。比如,每次摇铃,就给狗一块肉,长期稳定这样的行为。等你再摇铃,即便不给肉,狗的口中也会分泌出大量口水。这说明,此时狗已经对铃铛的刺激做出习惯性的反应了。
之后,华生就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上,进一步发现这种刺激反馈系统同样可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对行为进行奖惩能影响行为的出现。被鼓励和奖励的行为,会不断出现。这种刺激反馈系统固定后,行为就成为了习惯。而被惩罚的行为会让人心生恐惧而愿再做。这就是法律对公民的威慑所在。所以在华生看来,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产物”。他甚至这样说过,如果能对环境进行足够的控制,心理学可以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任意一种类型的人。
很多人的行为也确实是对这种条件的反射,只是因为这种刺激常常和环境中的某些东西是偶然配对的,所以不易察举。比如,有人很喜欢乡村音乐或者摇滚乐,其原因可能就是他的父亲之前一直在星期六弹奏这些音乐,而星期六是一周他最喜欢的日子。所以周六的快乐和这种音乐产生了联结。
在华生之后,心理学家斯金纳进一步拓展了行为主义的观念。他比华生更激进。他认为没有什么尊严或者勇敢这些内在的情感,一切不过是环境对人的强化下人自己产生的一种幻觉。当一个人冲进火场救人时,不是因为这个人是英勇或者勇敢,而是这个人在过去相似的环境下被强化过。要么因为曾经救人而收获爱情,要么在电视上看人勇于救火而收获荣誉。同样的,一个人不去大型聚会,不是因为他焦虑感到不自在,而是过去发生过不好的经历让他难堪,所以他不愿参加类似的聚会。斯金纳指出,当一个人用友善、焦虑或者是其他什么内在的品质来解释行为的时候,其实只是给这个行为贴了一个标签,根本就没有说清这个行为来自哪里。我们只是得到了一种行为得到解释的假象。孩子对父母好,你说是因为他孝顺;人不断吃东西,你说是因为他饿了。其实,你都没有解释行为到底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他会孝顺,为什么他要吃?这些通通都没有回答。
以上就是行为主义对人格看法。他们认为人格就是环境的反应物。
6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人本主义流派的观点。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有攻击性,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成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问题。例如,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如果孩子就因此,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
这里,我们要特别讲述一下人本主义流派的一些观点,因为它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很启发我们的思考。
请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演员因为沉溺于酒精和毒品,英年早逝了。熟悉内情的人发现,这位演员之所以沉溺酒精和毒品,是因为他承受了太多来自父母、公众和评论员的压力。所以是他们共同害死了这位演员。这个观点你是否会觉得也有些道理。
但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来看,这一解释完全不成立。因为,没有人强迫这位演员去吸毒,也没有人逼着他沉迷酒精。如果做演员压力太大,他完全可以放弃演员这个行业,退隐娱乐圏。
这并不是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都比较冷漠,没有同情心。而是他们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人的行为既不是像弗洛伊德认为的,始终受无意识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影响;也不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的,人类就像一个大号老鼠,对生活中的刺激,只能被动反应。他们都忽视了生而为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意志。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我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这部分思想家往往聚焦在人对自身存在的焦虑。20世纪的人类经受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的洗礼,越发对自身的存在感到疑惑?人的理性既然完美,但又怎么会出现如此惨绝的战争,既然理性没有意义,那人又该如何探寻生活的意义呢?这种因个人生活失去意义而产生的恐惧和惊慌感无疑折磨着那代人的精神生活。而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解决之道就是:生活本来就没有意义,但人可以给生活赋予意义。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强调个人责任、强调此时此地、强调对个体的关注。下面我们分别看这几个观点。
首先,强调个人责任。我们常会说:“我必须去上课”、“我必须照料孩子” 。但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人的行为只在特定时间内个人的选择。人们选择维系关系,但这不是一定要做的,你也可以闲云野鹤,悠然南山。人们选择工作,但这也不是一定要做的,你也可以在城市自我放逐,做个自由的流浪汉。没有什么所谓的“命运”或是人自身无法掌控的力量,在驱使人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生活是人自己塑造的,人们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他想成为的人,只要他能承担这一选择后的结果。
其次强调此时此地。人会因为过去的事感伤,也会对未来所要做的事情茶饭不思,心神不属。人本主义的观点就是,对过去和将来的反思虽然有益,但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放在已经发生的事情,或是计划将要发生的事情。因为那都是属于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享受当下,你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实面貌,才能真正享受人生。比如,有朋友来探望你,你想快点将手里的工作做完陪她。于是,你从心里就开始讨厌这个工作,因为你觉得今天的重心应该是陪朋友。
当你有这种分别心的时候,觉得未来比现在重要时,工作就成为你痛苦的来源。对此,人本主义建议你是,当下很重要,虽然在之后你还要陪朋友,但那是在未来,现在你应该正视自己的工作,享受它。
最后,人本主义学派强调个体的现象学。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会求助于身边的所谓的“专家”,像恋爱有问题的人,会去问谈了很多次恋爱的朋友,向他们请教,渴望从这个“专家”身上得到自身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又该如何去改变。总之,他们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解决自身问题的一揽子方案。
但人本主义学派则认为这种想法很荒谬。因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当你在向他人阐述你的问题时,其实别人也只能从他的立场和经验,针对你的可以说的问题给出答案。但这种效果是否有效呢?人本主义学派保持怀疑。首先经验的局限性,他人的经验是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呢?事实上不能,多少人学着成功人士的经验最后还是步入失败;其次,语言的局限性。、
你能和别人表述的内容只是语言可以传达的部分,这些内容能完全涵盖你的问题吗?很多人在描述问题时,总觉得好像再多的语言都难以言说你的心情,这本就是语言的乏力。既然语言都无法完全描述你的问题,对方靠着这残缺的描述,又怎么能完美解决你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只能靠自己。但这是否就是说不要求助他人呢?也不是。正确的做法是向身边的“专家”请教,在和他的叙述中,你会逐渐地了解自己,然后自己得出答案。专家只是导引者而不是问题解决者。时刻记住: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7
介绍完五个流派后,我们还剩下一个流派,也就是认知人格理论流派。这派心理学家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去探索攻击性人格。他们探索的焦点是富有攻击性的人是怎样加工信息的。他们认为攻击性人格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他们把情境解释为威胁情景,所以对威胁者作出暴力反应。比如,在走廊中被人碰到,有些人会觉得这是对他的冒犯,此时他更会选择用暴力去回应对方的挑衅。
认知人格理论流派就认为,每个人的人格不同,是由于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其主要代表学说是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他提出了一个“科学人的概念”的假设。他认为个体像科学家一样,会试图理解和判断外部事件,并给这个事件做出解释。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对生活的不确定感。
而要对外部事件做出解释,这就需要个体借助过去的认知。当过去的认知能成功解释当前的事件,那就继续保留这部分认知。而一旦认知不足以解释现状,那么他就会修正过去的认知,剔除出不合理的认知,保留有效的认知。这种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称作个体建构,没有任何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建构,所以每个人的人格也是不同的。
到这里,心理学六大流派对人格心理学的认识就讲完了。现在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一些人会显示出稳定的攻击行为方式,六个人格流派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哪个是正确的呢?有一种可能性,只有一种解释是正确的,今后的研究应该证实该理论。但是第二种可能是,六个流派都说对了一部分,六种不同的原因导致了攻击行为。
但还有一种可能是六种解释,并不互相矛盾,只是他们强调的重点不同。比如攻击性可能是相对稳定的,它反映了某种攻击性特质,但是人们也可能把模糊不清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因为过去他就是这样被人攻击过的。爱攻击的人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或者生活在一个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家庭。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倾向,由此看来每个流派对我们理解攻击行为都有一定的帮助。
8
好了,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探讨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二部分内容,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什么塑造了我们不同的人格。
根据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都知道人格是人行为方式和内部活动的稳定特征。是决定人在相同环境,却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的这部分内容,就从人格心理学的六大学派入手,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塑造了我们的人格。这里,我们就以具体的攻击性人格为例,看六大学派是如何解释的。
首先,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攻击性人格的产生是自我毁灭的冲动转向了他人。这派观点认为,人格就是由人的无意识本能决定的。接着,特质学派和生物学派认为攻击性人格的产生是先天特质或是遗传决定的。这两派都认为遗传塑造人格。接着是,行为主义流派。他们认为攻击性人格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人格就是对环境的一系列条件反馈。还有人本主义流派。这个流派的观点最特殊,他们认为攻击性人格是因为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个派别的人,对人格塑造的因素归纳为自我的接纳,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当下的自我选择,可以选择做任何事,只要能承担相应的后果就行。
最后一个流派是认知心理流派。他们觉得攻击性人格是因为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出现偏差,将情境解读为威胁环境,并对此做出暴力回应。这派对人格塑造因素的观点是人格的不同,是由于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在最后,我们依旧要强调的是,这六个流派的观点可能都是侧重在某一个方面,多方了解这些不同流派的观点,才能更加深入地认清“我是如何被塑造的”。
感谢你的收听,《人格心理学》的第二部分就到这里,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选择阅读原书,获得更多新体验。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一部分再见。
撰稿人:阅深工作室
主播: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