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幸加入一百天精品读书群,我这辈子估计都不会读胡适先生的书。读书,以前认为是很自我的事,相似的灵魂才能想吸引,所以,胡适先生在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一般是不会考虑读他的书。
胡适先生的《人生有何意义》。得知这本书之前,午夜梦回时,不是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问过之后又觉得有点傻,直觉这类问题是没有答案。然而,书就摆在那里,打开有点迟疑。会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吗?
第一章:人生有何意义。第二章:为什么读书。第三章:青年人的苦闷。第四章:不老不朽。从发源到终点,心中困惑似乎都在这里。
这种书不静下心来一句也读不进去,必须专心致志的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学习。就好像和一个人交谈,最基本的尊重就是认真听他说话,否则根本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静心读下来,处处皆惊叹。
与其追念过去的成功,远不如悬想将来的进步。过去的成绩只应该鼓励现在的人努力造一个更大更好的将来。
倘若过去的光荣只使后来的人增加自满的心,不再求进步,那就像一个辛苦攒钱的人成了家私之后,天天捧着元宝玩弄,岂不成了一个守财奴?
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意淫,尤其是有点历史的机构,更是如此,既然岁月已经赋予了你底蕴,不是更应该在此之上创新发展吗?抱残守缺,实在是误人至极,什么以前就这样,所以现在理所当然该这样,时代在发展,知识和头脑更该时时勘误,否则误人子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庄子虽这样说,我们还是要上向去做,得一分就是一分,一寸就是一寸。有了这种精神,做人就不会失望。
天下没有白费的功夫,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以有涯逐无涯,能想明白一些事,见识更多有趣的人或事,死而无憾也。
为什么读书?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读书便是接受这种人类遗产。
第二: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为什么要读书?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很让人不满意的答案。
对于第二点,有些想法: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先致知,而后读。
就是说:必须多读书才能读好书,读好书才能读更多的书。好有学问的绕口令。
王安石曾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致其知而后读。
易卜生说得好:真正的个人主义在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个东西。
无法改变环境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锻造成另一个台阶另一个层次的人,那么你的环境才可能发生变化,一味的抱怨与高喊,只是无用的极致表现。
胡适先生在对中国教育方面的看法很有远见卓识,放在当下仍然是极其犀利的。中国教育投资不足,缺乏信心,只普及,不提高,教育商业化严重,追求所谓的综合性,不分门类,只为利益,胡乱合并大学,粗制滥造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眼看拿着文凭寻不到饭碗,又反过来埋怨教育本身,鼓吹“读书无用”。不知是“教育兴国,还是亡国”?
先生的书读来太烧脑,写笔记更烧脑。容我歇一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