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扑克牌就想起小时候过年守岁来。
小时候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平常写完作业就睡觉了,每天都睡得很早,只有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热热闹闹。而且还要守岁到12点,一般过了12点才能睡觉。
年三十晚上,饺子下锅前,放鞭炮,叫崩穷。吃完饺子后,唯一。记忆犹新的就是玩扑克牌。小时候家里兄妹4人。孩子小,还不会玩复杂的。小时候玩扑克牌的启蒙,就是从大年30晚上守岁开始的。爸妈为了让我们不困,调节过年气氛。一家六口,围坐在桌子旁。玩儿憋大王。
所谓憋大王。就是把一副牌的小王抽出去,剩一个大王,然后4个7,黑桃7,红桃7,梅花7,方片7并排摆在桌子上。谁有大王谁先出牌,就是类似接龙的游戏,与7相接的6和8就可以接着出,没有能接上的,就向上家借牌,只要能认识牌的都会玩。
这一轮,轮到我出牌,我手里有红桃6,5,4和1,非常幸运,别的牌靠前的还有黑桃8,后面黑桃就没了,那么我就尽量不出黑桃8,先出红桃6,因为6前面我的牌多。
就这样一轮一轮的过牌。到最后,谁手里剩有大王谁就输了。
还记得第1次玩儿这个牌的情景,好像是大王留在了我上家妈妈手里。自己急得冒汗,生怕我没牌上,大王借到我手里。
只是事与愿违,我最后手里还有一张牌时,不能上,还是要借的,妈妈为哄我高兴,故意说大王要最后借出才刺激,没借大王给我,给我的是其它能上的牌,哥哥们都说妈妈偏心,妈妈却对哥哥们说借她个两头顶尖的,憋一憋她,等到下轮我出牌时,哥哥们自己手里的牌还顾不上呢,根本没人记得上轮的事了,心里想着:“做妈妈的女儿真幸福!”
这下大王就在我出完牌后,妈妈才借给别人,最后留在了爸爸手里。他成了最后的输家,我们孩子们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爸爸看到全家高兴的样子,也跟着傻乐。脸上挂满了满足,有什么比年三十的笑声更珍贵的呢?
还有一种叫插大王,与上面类似,就是你有牌不上,总憋着,别人就会放上大王代替你不出的牌,最后大王代替的那张牌剩谁手里,谁就输了。
无论哪种玩法,爸妈输的时候多。
现在想来,那是爸爸妈妈哄大家乐哈乐哈,哪有大人玩不过小孩子呢,他们并不在乎输赢。只为全家高兴,只要那天,家里和美,那明年一年全家都会顺顺利利。
到我们兄妹几个大些,就玩得复杂点的了,叫“捉娘娘”。也叫争上游。所谓“捉娘娘”就是:谁第一出完牌,谁当“皇上”,谁最后手里剩下牌,谁为娘娘。”最后输者“娘娘”要向赢者“皇上”进贡。
洗牌后,重新摸牌,“娘娘”要将摸到的好牌进贡给“皇上”,“皇上”再将手中最无用的次牌“赏”还给“娘娘”。
牌面有单牌,两张一样的是对牌,三张一样的是炸,四张一样的叫雷,两王在一起最大,除了两张不能管一张的,其余后面的都能管前面的。
家里人多经常两副牌一起玩,那叫一个热闹。一顿狂轰乱炸,你觉得你的牌大,还有比你更大的呢。惊叫声,欢呼声,叫好声,充满屋子。一室的安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忙碌。多年已不再热衷于扑克牌。唯有儿时过年的守岁记忆,常常让我想起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