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参加开智的信息分析课程,有幸作为教练团一员在周末答疑中分享,主题是:如何运用信息分析,快速全面地了解一个学科。
这个问题乍一看会无从下手,有两个难点:一是全面,看了很多本心理学书,就能说全面了解么,到底要如何判断;二是快速,如何在面对海量的信息,仍能游刃有余,需要分析能力的养成。
但少有人走的路,无疑是有价值的,在信息分析课上给出了一整套高阶模型和实践策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
信息分析四步走
在对课程内容的吸收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要把思考方向校对,思考方向对了,行动就容易了。
打个比方,如何把一只大象装进冰箱里:打开门,把大象放进去,把门关上。课上同样给出了如何把信息分析化繁为简的四个阶段。
分别是信息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报告。
光听四个词没有感觉,要理解分别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注点在哪里。
- 获取阶段,去框定信息的边界。
- 整理阶段,关心如何降低认知负荷。
- 加工阶段,解决如何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 报告阶段,帮助记住和运用信息。
下面我想结合学科探索的实践,详细展开,讲解四个阶段的行动。
信息获取
首先是信息的获取,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框定准确的信息边界,准确的边界是既不漏、也不多。
可以想象信息源头的质量会决定分析结果的质量,如果源头有偏差,那分析结果一定是有问题的。
在获取阶段,第一个要处理的是少信息的问题,如何确保信息没有遗漏呢。
解法是要增加信息的多样性,维基百科、教材、视频是通常获取信息的渠道,缺点是仅由少数人编写,更新慢,而且不可避免保留个人的信息盲点,对于一些大的领域,比如心理学,很难找到类似的资料。
如果信息由很多人贡献,会更加完整,论文是大量学者贡献的一手信息,是更好的信息来源。
从论文获取信息,看似困难,掌握后反而便利,这是信息分析课上最反常识的知识点。
打开了论文检索网站,如何找到想要的论文,在课程中,强调一个不好的实践:用关键词检索,这也是最常用的检索习惯。
这里有坑,比如心理学,一名学者在写心理学论文时候,通常是不会把“心理学”设为关键词,这对他是不言自明的,而如果是其他学科的学者,反而会出于比较的需要而加入。如果使用“心理学”为关键词检索,会混入大量无关的信息,边界是不准确的。
如何提高边界的准确性,思路是找现成的轮子,沿着前人形成的边界走。
推荐的检索顺序是 学科>主题>关键词,借助已有的学科分类,边界准确很多。
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但会打破已有的检索习惯,需要反复练习来强化。
边框设好了,会碰到第三个问题,信息量庞大,心理学的主题,一年就有好几千篇论文,该怎么去读,怎么去学习。
阳老师告诉要从庞大的数据集里抽样出最有典型性的部分,最佳实践是下载1000篇硕博论文。
有两个关键:一是1000篇,1000篇是量上的积累,有比较全的覆盖;二是硕博论文,硕博是质上的保障,代表了未来的主流工作者,代表未来的思潮。
最后千万不要忘记查漏补缺,也就是课上反复强调的交叉验证,任何一个学术网站都可能有坑,同时从多个学术网站上去进行信息获得,然后交叉比较,能保证来源信息的准确。
信息整理
获取到一批论文,是不是就开动阅读,这时候会发现信息过于庞大,难度极大。
第一个阶段解决了信息准确性的问题,那第二阶段在整理阶段,要去降低认知负荷,让人可以有序、有效的行动起来。
采取的第一个动作是切割,把信息化整为零,要消化一个大蛋糕,得切割成很多块小蛋糕。
切割的原则,课程推荐使用大时间周期下可复用、可追踪的策略。
如果在印象笔记等类似软件做过分类,会发现最大的痛苦是,当积累的资料多了之后,调整分类会痛苦不堪,需要将大量的资料回炉重分。
起始就按照长周期、可持续的方式分类,能杜绝这种状况。
怎么做呢,客观指标 > 主观指标,用长时间周期下稳定的客观分类,比如年份、学会、期刊、院系、导师,各自独立而且稳定。
如何实施切割,可以采用高级检索的实践,云端的知网、万方,本地的 Zotero 都提供了这项功能。我把知网的论文以学校为分类,建立起一系列高级检索,1000篇论文切割成了15个学校,每个不超过100篇,认知负荷降低一个数量级。
切割完成之后,要大致的知道每个分块讲的是什么,通过比较,获得进一步关注的内容,可以用知识图谱来进行快速定位,用视觉来实现认知卸载。
下面是一个演示,按照院系建立起了知识图谱,华师大和中科院的比较,信息量很大,但可以感觉到,两个学校的研究重点是不一样的,一个比较偏向于学习记忆发展,另外一个比较偏生理结构。
信息量还是比较大,可以再进一步卸载,切割的更细。我的做法是把导师切割出来,下面有两个导师的知识图谱,一边是郭德俊教授,一边是时勘教授,信息清晰了很多,比如说郭教授的研究,看到跟情绪相关,时勘教授全是工作、团队相关,他是组织行为研究的专家。
到这里,形成了很多小的信息块,并且知道每个信息块当中大致讲了什么,就好比展开了一个全景地图,然后下面一步就可以根据兴趣按图索骥,深入探索。
信息加工
在加工阶段,为了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开始了解论文的细节,阅读原文仍不必要,阅读摘要即可。
这里用到的是实践是结构阅读法,论文摘要是有严格的学术规定,比较常见的是实验性论文,会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建议。
足够帮助了解到研究的边界在哪里,给出了应用的结论是怎么样的,去提取出来就好。
文摘印象里可能觉得只是三言两语,但真相是摘要也是一篇文章,可以想象,一篇博士论文要写半年以上,作者用1000字来写摘要,太正常不过。假设一篇摘要500字,一千篇就是五十万字,是一本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而且是无剧情版的,贸贸然去读也是不行的。
经过了信息整理切割后,在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下,可能找到4~5个导师教授,50篇左右的论文,阅读量控制在两万字左右,足够开展深入阅读。
边阅读边开展归纳,借助课上的时间、空间、变量关系框架。
我做了个演示,针对情绪主题的论文,将多位学者的研究归纳整合。
到这里,会获得了一个感兴趣,而且结构化的信息。
接下来就要来创造价值了,去发现这个信息中的对自己的价值。
教练组针对这个点有反复的讨论,共识是发现价值的前提是拥有明确的问题,带着目的才能发现,在前面的步骤中,要不断校正在这次信息的目的,针对的找到对应的价值。
寻找价值信息的判断靠 有趣度 的衡量,这是一个学术术语,值得是看起来是什么,但实际不是什么的信息。阳老师反复讲解过,有趣度背后蕴藏着套利的机会。
比如,想要借钱,得找找看起来没钱,但实际上有钱的土豪。
比如,想要获得真知,得找看起来没料,实际上都是干货的学术领域学习。
带着有趣的目光,找到属于自己的论文,去深入寻找带来价值的信息。
信息报告
最后一个阶段是报告,报告是用零散信息搭建组块,报告环节重点关注的是组块形式,如何去组织信息的结构。
在报告阶段,相比给他人看来说,更重要的是自己记住和运用,自己能记住,别人才能明白。
课堂上推荐了两种组块形式。
一、2×2 矩阵,简单清晰,比如说对于情绪主题来,按照积极、消极情绪,高唤醒、低唤醒,这个2*2维度来划分,把大量的这个信息整合其中。
二、4×5 清单,这是最优的记忆提取结构,形式上把每层并列控制在4个节点内,最深不超过5层,运用上要不断做归类和整理。
我以这篇分享为例,形成一个清单范例。
那到这步为止,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信息分析的任务,一步一步了解一个学科,看完之后有没产生一点感觉。
面对一个大问题,克服立刻获得答案的冲动,拆解成一系列步骤,分阶段聚焦具体问题的解决,最终会得到未知但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信息分析带来的价值。
你会不会问,信息分析一定能获得确定结果么。
答案是要自己来体会,在成人学习的世界里,没有正确答案,只有不断的探索和逼近。
最后,学习一个学科带来什么优势,看看阳老师的解释。
大家可以比较两种学习方法:
看了大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知乎回答,买了一堆付费专栏,谈美学,最终,能获得什么样的知识体系?零碎而已。
一上来导入了1478篇硕博论文,基本代表了美学研究界五年到十年的研究热门话题与未来走向。然后快速浏览论文摘要,获取分类、合并同类项,再每个类别抽样挑出 1 - 10 篇阅读。
花费的时间可能都一样,但是哪个信息获取速度更快?信息质量更高?
向正在发生的未来学习,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