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与其说这像是一本游记,更不如说一本田野调查、人物传记、历史资料。
二
先说田野调查部分。
阿婆和老公一起来到叙利亚,挖掘古迹,这个本身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他们作为来自大英帝国的白人,与当地人的打交道就显得尤为有趣。虽然阿婆未必是出于人类学家的心态来记录,但是从日常交往中还是可以看出一百年前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比如,在比较最初的两个司机的时候,阿婆实际上就是比较了两种民族的性格。阿拉伯人司机阿卜杜拉总是希望快点拿到工钱,甚至预支工资,为的就是及时享乐,在同伴面前出风头,攒面子;而与之对比的亚美尼亚人阿里斯泰德,则是要求阿婆为其保管工钱,只花最基本的开销,甚至为了省钱都蓄起了胡子。
最后,阿婆感慨:
不难预见二十年后,如果我回叙利亚,阿里斯泰德已经变成富翁,拥有一个大车库,住在贝鲁特的一幢大房子里。即便到那时,我敢说他在沙漠里还是不刮胡子,因为能剩下剃刀的开销。
因为是在叙利亚,对于阿拉伯人的描述自然会很多。因为要挖掘古迹,自然少不了招募很多的工人。而在野外工作,劳累生病也是免不了的。阿婆由此也发现了,阿拉伯工人们特殊的生死观。
东方人认为:死亡是注定的——和出生一样不由掌控;来早来晚完全取决于安拉。这种信念,这种默许消解了现今世界的祸源——焦虑。挣脱欲望也许舞蹈,摆脱恐惧却定有其道。闲散是一种福分,是自然的状态;工作则是违背自然的生存需要。
这种与英国人、中国人不同的生死观,在今天是不是依然有着影响呢?这个还是需要人类学家继续考察。但是从这个地方来看,起码是在将近一百年前,阿拉伯人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如果强行让他们纳入既有的体系之中,那肯定会出乱子。
当然,这种文化传统民族性格之类的,最终还是落在了经济上。在阿婆的笔下,很多问题都是因为“钱”。人的落葬是因为钱,修理住宅也是因为钱,工人打架出了人命也是因为钱。总之,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时代,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侵入,住在叙利亚的各个民族宗教的人士,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卷入到了现代社会之中。如果将他们成为早期原始的“全球化”也未尝不可。
三
在叙利亚的这段期间,阿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也认识到了非常不同的人物。除了来自完全不同生活背景的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之外,自己的同胞也让她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也正应了这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
在这本书里,人物描写最有趣的除了阿婆的老公马克斯之外,恐怕就要算是麦克了。这是一位建筑师,同样也是工作人员。因此,就有大量密切接触的机会,阿婆也有了很多观察他的机会,也就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绘这个人物。
麦克这个人物,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有礼貌,甚至是以腼腆做了盾牌。马克斯的评价则是委婉一点,只是说这是个安静的年轻人。可是对这个可以当自己儿子的年轻人,阿婆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她始终想搞清楚麦克这种人到底在想什么。有大量的文字是对麦克的描写,无不展现出这是个不爱说话,彬彬有礼的年轻人。而且他在工作上的优秀表现,更让阿婆感到无法接受。因为他就像是一个“超人”一样,超过了她的认知。
而当有一次,麦克无法点燃一盏油灯的时候。阿婆不禁感慨:
一时间,我对他充满怜惜。毕竟,麦克也是人。
麦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阿婆都给了介绍。比如,没有蚊虫叮咬,不受虱子困扰,无法被太阳晒黑,严厉的对待工人。一个专业人士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第五章里面,更是用 B. 这个人物与麦克对比,衬托麦克不一样的性格。
而阿婆这么不厌其烦的写一个年轻人是为了什么呢?完全就是因为,麦克的性格和她的老公如出一辙。她就是看到了自己爱人年轻时候的模样,才会如此关注这个年轻人。
四
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是怎么来的呢?除了军事侵略,掠夺当地人的财富之外,还有什么手段呢?在书中也给我们了很多的参考。
英国人协助叙利亚人挖掘古迹文物,因此叙利亚会将所有的文物分给英国一半。为了避免英国人将值钱的一半全部带回国,所以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将所有的文物分成两堆,然后由叙利亚的官员挑选。所以,就要尽可能的将两堆文物分的公平,价值相当。当然这种交换本身也是一种殖民者的特权,不过还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则,倒是可以给我们一种启示。对当时殖民者的行为能有更详细的理解。
至于另外的,还有如何与当地人打交道的一般流程。这些细节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如果细细整理,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课本上的规定自然可以详细细致,但是这种来自第一手的资料,才会生动有趣,才会更加的有生命力和参考意义。
五
这本书在阿加莎·克里斯蒂所有的作品中,也许是最不知名最被忽视的一本书。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却也不容忽视。仔细读一下,甚至对阿婆笔下的发生在殖民地的各种案件,会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