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接近尾声,貌似人年纪一大,就很容易感觉时光飞逝,猛然回看,感觉一年没什么收获,但细细一回顾,靠着自律和他律,发现自己的2018还是做了不少事,毕竟,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2018,刻意、主动越来越孤,好朋友关系少而稳固,果断断舍离一些无意义的关系,微信好友从1000+,删除到500-,渐渐发现,人最需要学会相处的是和自己,所以,对于时间,2018,学会了取舍,我被自己暖了一下。当然,这一年,也有认识新朋友,独立、有趣、有聊。
2018,更加习惯也爱上碎片化学习,一有空就得看些或听些什么,时间感越来越强,认知的迭代,知识的学习,是要靠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完成的,走出校园,没有人有义务领着你去继续学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交流,但学习终究是要靠自己。
我的2018——
#写作43篇文章#(计划48篇,一月四篇)
#阅读30+本书#(计划12本,一月一本,非虚构类书籍)
#听书750+本书#(计划365本,一天听一本)
#旅行6趟#(计划3趟,充分利用节假日)
#运动健身甩肉20斤#(计划养成运动习惯,没定具体数字)
#学习了1项新技能分析财报#(计划1项新技能)
#得到学习时间35000+分钟#(计划20000分钟,每天约1小时)
当然,年初定的计划,也有完成度不高的,比如每天学习英语、每天跑步、每天早起,从这里看出,计划细化到每天是不太合理的,19年的计划在时间上需要合理调整一下。
辞旧迎新总给人一种斗志昂扬、打满鸡血的错觉,其实人时常都在送走旧的迎接新的,只不过新年的这个节点被媒体、商家放大了。特殊的时间点总感觉要来点仪式感,行动前都没点仪式感的话,就仿佛不会行动一样,准备写日记前,至少得买一本像样的日记本;准备运动健身前,总要先新买几套健身服装;事实上,行动前是否有仪式感,根本就不影响坚持不了的这一结果,因为计划都是反人性的,都需要意志力和自律来完成,如果没有这两样,回归原点是正常的。
2018年,看过一些书、听过一些课、走过一些地方、拍过一些照片,精彩很多,年末回顾,列选了一些有颠覆到自己的认知和撞击到自己内心的点滴。
最颠覆思维的书:2018年3月份出版的书,《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作者是现年81岁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这本书里有哲学的思辨,有数学的算计,有天才的故事,更有拨云见日般清晰的思考。啃下这本书是可以打磨一下大脑,能收获的将是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高级套路。
#相关不是因果#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有接触到,总感觉知道,但也说不出了解的多深刻,直到今年,得到万维钢老师讲解了珀尔的这本关于因果的书,才深刻理解相关性和因果,通过讲解吸收内化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因果思维有三个级别:
第一级是观测,你要处理的是已经观测到的世界。
第二级是干预,你要处理一个可以被观测的新世界。
第三级是想象,你要处理一个不可被观测的、你想象中的世界。
因果关系就是A事件导致B事件的发生,一个因一个果,生活中简单的因果关系一看就明白,比如因为下雨,所以打伞;因为饿了,所以吃饭等等,所以人们很容易用因果模型来做各种思想实验,但事实上复杂事件里,很难找到因果关系,基本都是相关性,那些说吸烟导致肺癌,久坐导致死亡,生吃茄子能减肥,火疗能治疗癌症等被大肆宣扬的言论,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的科学依据,有些只是有相关性而已,有些根本就是昧著良心的利益驱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少交智商税,甚至避免更惨痛的代价,就必须要迭代升级思维认知。
当#相关不是因果#更新了思维认知后,能够识别很多套路,避免跌入很多坑。
最喜欢重复看最多次的书:短篇硬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特德·姜(Ted Chiang)美国华裔科幻作家。截止2018年,他只出版了十几篇中短篇小说,但四获星云奖,四获雨果奖,还有斯特金奖、坎贝尔奖,拿到了科幻小说的大满贯。如果用三个字总结特德姜的作品,就是硬、高、深:很硬的科技含量,高凝练的故事,还有特别深的脑洞,而本书就非常符合这三个特点,兼有悬疑、奇幻、科学。
小说采取了双线索叙事,两条线索分别是人类的线性时间和七肢桶(小说中的外星人)的非线性时间,故事通过了解学习外星人的语言来展开,外星人的语言是科幻小说家不会触碰的方面,因为太难展开脑洞了,科幻小说基本都会忽略外星人语言这一块,默认为跟人类一种语言(可以沟通),而这篇小说最精彩的就是人类如何学习在非线性时间里语言的去语序化,也就是外星人语言,小说的最大价值是描绘了两种时间线相互垂直的生物的相遇场景。在小说支离破碎的时间线索里,到故事结尾,谜底才最终解开,一种叫“非线性时间”的物理学概念扭曲了整个故事。
最另类的传记:《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Winterson)英国当代作家。生命不只是一支从子宫飞往坟墓的时间之箭;照自己的意愿活得头破血流,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浅薄生活。
《我要快乐,不必正常》是珍妮特·温特森的一部自我剖析的自传。《橘子》(作者的成名作)始终是一本小说,当中的沉默部分,难以言说的部分,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坦诚的呈现了出来,受伤的童年,真实的伤痛,走不出的阴影...
旅行中最感慨的时刻:在南极,当邮轮穿越利马水道时,漫天飞雪,听着一位老者胡德夫弹唱有关大陆,有关台湾,有关人生,有关感悟......在他的歌声中,你听不到小情小爱,却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深沉的力量,《匆匆》、《最最遥远的路》、《太平洋的风》......
#当太平洋的风徐徐吹来
吹过真正的太平 #
旅行中最深思的时刻:在乌干达伊丽莎白国家公园(QUEEN ELIZABETH NATIONAL PARK),看着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98.5%的黑猩猩,仅仅1.5%的差异,就决定了一个在笼子外面、一个在笼子里面;一个办奥运会、一个在树上跳来跳去;一个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个数到9就很了不起;一个可以长成奥黛丽·赫本那样、一个全身披满黑毛;一个大讲“人生而平等”、一个在医学实验室里受折磨。直立行走、复杂语言、科学和艺术、哲学和宗教……这些人特有的东西,其根源都可追究到这1.5%。
最挑战自己的时刻:穿越武功山徒步,对于好多年不运动的自己,迷迷糊糊一来就挑战了华东第一虐徒步穿越路线,真的开始就没有回头路,只能去硬着头皮靠毅力完成徒步,过程极其虐,但没想过放弃,一直觉得自己可以走下来,果然,第一天是吊车尾的我,在第二天居然按着自己的节奏,比预估的时间提前到达了休息地。
阅读与表达,一个输入,一个输出,有了输入才能有输出,所以可以从输出倒逼自己输入,更广义一点的输入还有上课、看电影、听音乐、旅行、交谈等,但阅读是成本最低的一种,就像写作是输出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一样。
关于阅读,今年有几点特别明显的体会:
1、只有通过输出,才能检验是否真正理解了书里的知识,特别对于工具类的书籍。工具类的书籍都是目的性比较强的,实用型的,所以需要通过践行来对书里的知识内化吸收。不然真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也慢慢流逝掉了,语言的学习就很好的能够证明,只有常常使用,才能够灵活掌握。
2、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书真的是好书。以前看书特别容易选择一些名著,因为大家都说好,所以也会想去看看,但看的结果就是要么看不下去,要么看完却看不出哪里好。随着时间推移,看的书多了,才发现不是书不好,是自己还不够好,还没能达到阅读此类书的层次,特别对于文学类大师的著作,真的是需要有较多的阅历、大量的阅读、较高的认知,才能够体悟到书里的世界。
慢慢地,不着急去看完一本书了,看不下去的,就放一边,可能是年龄没到,可能是阅历不够,也可能就是单纯的看不下去,不过不要紧,放着,隔个三五年再来看,可能会不一样。
记得,初中的时候看了余华的《活着》,一点没看出这本书的意义,因为小说的背景是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小说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不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当时的自己也没有积累一些对小说背景的知识,所以看这本书只是从头翻到尾地看完了而已。今年,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已经比第一次看有了更深的感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2018 再见
2019 你好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
别忘了脚踏实地
继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