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一个小区的清晨,被一桩新闻给打破了宁静。
“三楼的朱老三跑了!带着他的小姘,都跑了一个星期了……”。去早市的宋大妈,两只手提着满满的两袋子菜,顺便还带回了这个消息,正在挤眉弄眼地跟三两个买菜回来碰到一起的大妈们说着此事呢!
宋大妈所说的“小姘”,是家乡话,通常只有老人这样说。也就是人们过去所说的“姘头”,如今称“情妇”或者“小三儿”。
大概已经不止一次地在说,此时的宋大妈已经口干舌燥,偶尔还会有唾沫星子喷出来。人们不介意,吃点儿唾沫星子能换回这么大的新闻,也算值得了。
张大妈、李大妈、还有隔壁的吴大婶儿,都提着大大小小的菜兜,齐刷刷地站在楼下的过道上听着,令本已狭窄的路更加狭窄。
人们总是对别人的隐私好奇和关注,无论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有点儿动静就会令平淡的生活激起小波澜。而通常,大家更喜欢对此类话题津津乐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还时不时地有人往三楼的阳台望上几眼,大概是想探究一下朱老三的老婆和孩子有什么反应。对此事,他们有同情,也有关心,还有人操着老江湖的口气说着风凉话。
到阳台上做早饭的人们已经陆续从阳台探头下来,侧着耳朵努力去听楼下正在议论纷纷的大妈们又有了什么新闻可播报。
睡眼惺惺地来到阳台想要抻一下身板子的人们此刻也都弯腰趴在了阳台的窗台上,饶有兴趣地看着大妈们慷慨激昂又似乎很隐晦的表情。
不用问,又有新闻了。谁家被盗?哪家两口子吵架?还是儿媳妇骂婆婆了?虽然听不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一定是跟这个楼里的居民有关系了。
有人推着自行车向这边走来,车后座两边搭着箩筐卖甜瓜,边走边拖着长音喊:“卖甜瓜喽---,甜瓜便宜喽!”。随着几声吆喝,叫卖声也由远及近。
要在往常,几位大妈们肯定要拦下围观,一边看货色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合伙儿讲价钱。价钱压到最低了,满意了,瓜也觉得不错的话,不买的人也会买上几个。不光自己买,还要游说路人也跟着买。
可是,估计今天就是便宜到家了也没有几个人会感兴趣的,因为她们对正在谈的事情更感兴趣。瓜可以一日不吃,这花边新闻可是千载难逢啊!
看着昔日的买瓜的大妈们围成一圈儿正在议论纷纷,卖瓜人故意提高了嗓门儿喊着:“卖甜瓜喽!今早刚摘的,便宜喽!”。有人听了之后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又扭头继续听宋大妈说下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宋大妈又如何得知朱老三带着小姘跑了呢?这朱老三又是何许人呢?
宋大妈在早市买菜的时候,遇见了她的弟媳妇儿,也就是弟妹。弟妹家与朱老三的媳妇儿刘春的娘家是同村邻居。
本来刘春娘家人对此事是不打算声张的,可是,刘春的嫂子跟宋大妈的弟妹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她就偷偷地告诉了宋大妈的弟妹。
“这事儿肯定不会有假,千真万确。我弟妹跟刘春嫂子好得像穿一条腿裤子一样,怎么可能有假?”。
随着围观的听众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也总接二连三,宋大妈更是像说书人一样抑扬顿挫地反复说着事情经过,并且将时间地点包括事件发生起因都一一详尽叙说。说得人们心服口服,确信这事儿不会有假,也确信宋大妈对此消息的权威性。
看着人们的表情充满信任和期待,宋大妈像学雷锋做好事儿了一样,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她也不忘提起从外表丝毫没有看出发生如此不幸事件的朱老三的媳妇儿——刘春。
尽管很多邻居都认识刘春,但是,宋大妈对事件似乎更有发言权,大家也都有猎奇心,因此非常愿意听她继续说下去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