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晨读D3天
今天是我早起晨读第三天,比起早起成习惯的很多人,6点半的时间真的不算早。但是对于我来讲,觉得实属不易,借着“新”这个字,是该给自己注入些新的生机和力量。而读书使我平静,也更加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开头的数字每一天都在增加时候,是不是就形成了习惯了。
目前从99页看到了149页,起初觉得应该是讲过关于写作,关于语言的东西了,但是发现后面会有一些重复的观点和句子。启发很大,也确实受益匪浅。后续的读书心得可能会有些凌乱,但是好的段落会摘抄。
今天先生讲到的,不要刻意的去系统的读某一类的书籍,应该看到什么就读什么,这样所读所学到的东西虽是个大杂烩,但是当你需要其中任何一种风格时候,都可以信手拈来。喜欢一个作者的风格,最好是去读一下作者的老师的作品,也就是以前听过的,向上一级的去学习,才不至于有依葫芦画瓢的痕迹。生活是第一位的,只有用心体悟生活,感受不同的生活,写出来的文字才能鲜活,生动。
以上种种心得收获,我想,如果把先生讲到的这些技巧方法都实践一遍,那真的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以下摘抄:小说笔谈
1:语言
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
《世说新语》全书的语言都很讲究。
同样的话,这样说,那样说,多几个字,少几个字,味道便不同。
2:结构
戏剧的结构像建筑,小说的结构像树。
3:叙事与抒情
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
一件事可以这样叙述,也可以那样叙述。怎样叙述,都有倾向性。可以是超然的、客观的、尖刻的、嘲讽的(比如鲁迅的《肥皂》《高老夫子》),也可以是寄予深切的同情的(比如《祝福》《伤逝》)。
4:悠闲和精细
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世界上哪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呢)。同样一件事,一个人可以说得娓娓动听,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另一个人也许说得索然无味。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急于要告诉人一件什么事,还想告诉人这件事当中包含的道理,面红耳赤,是不会使人留下印象的。
唯悠闲才能精细。在叙事中抒情,用抒情的笔触叙事。怎样表现倾向性?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字里行间。
5.风格和时尚
实际上决定一时风尚的是买主。画家的风格不能脱离欣赏者的趣味太远。小说也是这样。就是像卡夫卡那样的作家。如果他的小说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作品是不会存在的。
但是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道是无情却有情
生活是第一位的。有生活,就可以头头是道,横写竖写都行;没有生活,就会捉襟见肘,或者,瞎编。
谈风格
>> 我主张抓到什么就读什么,读得下去就一连气读一阵,读不下去就抛在一边
>> 如果你想学习一个作家的风格,最好不要直接学习他本人,还是学习他所师承的前辈。你要认老师,还得先见见太老师。一祖三宗,渊源有自。这样才不致流于照猫画虎,邯郸学步。
>> 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摹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初学写作者,几乎无一例外,要经过摹仿的阶段。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