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开心、快乐、舒服、舒畅、甜蜜、喜悦、愉快、生气、愤怒、伤心、害怕、胆怯、恐惧、厌恶、憎恨、担心、委屈、着急、惭愧、惊讶......
其实表达情绪的词有很多,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去多多的练习,用更加精准的词汇来更加精准地表达我们的情绪和感受。联结通常 就是在感受情绪的表达呈现中,所以有情绪时,恭喜你
给情绪一个空间,对它说欢迎你,我看到你了。并陪伴这个情绪。
你可以来问一下自己,你是不是能用词语准确的表达这个当下你的情绪呢?
原生情绪是真正自己经历的事件所产生的相应情绪,可以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例如:亲人去世,我们会痛苦、伤心、悲伤;伤害了其他人,我们会愧疚、内疚、羞愧;被人侵犯、不公平对待,我们很愤怒,会发火;遇到意外会害怕、恐惧。这种情绪都是健康情绪,跟事件发生的性质相一致,轻重成比例。
当这些原生情绪表达出来的时候,旁边所有人都有共鸣,被感动,有共鸣的情绪叫做原生情绪。
当事人表达原生情绪的时候,心灵正在面对当下这个事实,可能很痛苦,但并不是不能承受,更不会戏剧化。原生情绪表达每次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20分钟到半小时,人会逐渐地平静下来。下一次再有这种情绪的话,就没有第一次那么沉重,随着时间推移,情绪表达的强度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化。
一旦原生情绪该流动时没有流动表达,将为我们的身心健康留下隐患。如何负责任地流动表达?没有表达的以后怎么处理?
哪些积累的情绪能量搅扰着当下的你无法宁和安住当下?
派生情绪又称为逃避情绪,情绪的表达同样是喜、怒、哀、乐,但是跟当事人自己经历过的人生大事没什么关系。一方面可能当事人受过创伤在掩饰,另一方面可以只是童年孩子耍赖想父母索取需求的延续。情绪非常夸张,很有喜剧性,可能哭了一升眼泪,在现场捶胸蹲地,满场打滚。但是在场的人没什么反应,没有共鸣,还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有些烦躁。
这个情绪会不断重复,隔一段时间又来,不会减弱,很多时候,这情绪的背后有些附加值。
例如,有些当事人小时候被父母管得特别严,有一次实在受不住,生病发烧,痛哭流涕。父母看见终于心疼,一改常态,全心照顾。结果孩子发现,如果自己生病、哭得很痛苦,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爱。以后一有需要,就暗示自己要生病,要痛苦地哭,结果习惯了,自动化了,变成了一种防御模式,这就是派生情绪,还演变成派生疾病。为了内在需要的满足而变相表达,是派生情绪很重要的一点。作为当事人,觉察派生情绪非常重要,因为亲密关系有矛盾的时候,会激发自我的派生情绪,比如经常有被遗弃感、悲情浪漫主义。通过自我觉察,不断观察到自己内在真正的需要,这样就可以让派生情绪逐渐地消失掉。
转移情绪,表面上转移情绪跟原生情绪差不多,但是在当事人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任何相应的事件,就算表达后也没有任何帮助,而当事人也的确有诚意面对问题,没有逃避(例如麻木)。我们知道麻木通常是个人创伤后所产生的现象,但是,如果在当事人的人生历程中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创伤的事件,那我们可以用排列去探索是否是从家庭系统中其他人那里转移过来的情绪。
譬如,外婆曾经遭遇过重大的创伤,当时外婆为了活下来自己的身体封闭,感觉不到痛苦,这个防御当时让外婆活了下来。但是,这个麻木症状却由后代的女性表现出来。
双重转移情绪是转移情绪中的一种特例。A对B很愤怒,C承接了,转移给了D。
孙女对孙女的丈夫莫名愤怒。原来孙女奶奶对爷爷很愤怒。
原文转自陈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