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费斯克就开始论述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特质,首先他将电视节目分别放置在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中考量,在金融经济中,电视节目被消费后成为生产者,生产出一批观众并被卖给广告商,在文化经济中,电视节目则是意义和快感的传播,观众成了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节目成为文本。而这里就有提到我之前有接触过的:生产性使用这一概念,费斯克用这一概念来赞赏了大众文化的创造力。而界定大众的方式之一,就是
通过它与权力集团的对抗性来识别它。
而文化商品想要流行,就必须满足互相抵牾的需要,一方面,文化商品追求利润,规训大众,另一方面大众有文化需要,将文化商品生产性使用,来对抗其规训。换言之,一个文化商品想要被大众所利用,必须具有符号学中所说的“偏差性解读”的特质。
此后另一个给我影响较深的概念就是费斯克提到的
大众文本是贫乏的文本,只有在意义的流通中才有全部意义。
我认为这里大众文本的意义的产生与符号解码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与读者的社会体验与文本的话语结构遭遇时,读者的创造行为发生,从而达到对大众文本的“权且利用”。所以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就是对意义流通过程的研究。而在之前所说的大众文本所具有的“偏差性解读”的潜质需要具备怎样的特征,其实就是需要提供大众意义与大众快感两个元素,换言之就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以及能够提供给人以改造的快感。
此后的叙述中,对大众文化的文本特征做了一个分类解读,认为大众文化的文本必须具有:生产者式文本(即读者中心)、双关语(偏差性解读)、过度与浅白(后现代主义)、矛盾与复杂、文本贫困、互文性。在对这里的叙述中,我看到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风格与营销策略,开始在中国的大众文化文本中出现。
此后,费斯克又提出
之所以成为大众文化是因为观众体会了它与自己社会体验之间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随着不同的观众而有不同。
结合到最近在做的日剧《深夜食堂》的研究,中国人眼中的《深夜食堂》肯定与日本人眼中的不同,这种跨文化的传播中,具体的表现可能就在于符号系统的不同,但是电视剧作为一种“冗余”特别高的文化文本,这种易解读性其实也在最大程度上消弭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符号系统的差异,我认为这也是日本饮食文化得以在日剧的包装下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况且日本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之间的界限其实远没有意识形态的差异那么深刻。
最后叙述的就是对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做的一个区分,民间文化是同质化的,是“他们的”,而大众文化是多义性的,是“我们的”。
约翰·费斯克的这本书通读下来还是觉得颇有收获,尤其是将其其他几本作品一起阅读,而且在阅读文化研究的书籍中我发现,很多文化理论其实都是相通的,可能在一个维度上是这样呈现的,但是到了另一个维度上,呈现的形式就发生了变化,但是仔细思考下来,其实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