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本书中,作者要从文化史和心理学两个维度,帮我们解决身份焦虑的问题,通过本书的阐述来缓解大家的焦虑。
作者指出我们很多焦虑的本后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对自己身份的焦虑。身份是社会对我们的一种认同,不是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什么身份。它具有公共性,会按照一套社会既有的规范对人进行排序,身份还有层次性,不同的人拥有高低不同的身份。
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生活在社会中,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希望自己获得的社会头衔,并没有被别人承认,然后会产生焦虑。
作者认为身份焦虑的产生主要从两个方便来,心理学视角认为身份的焦虑是由嫉妒而来,而嫉妒是人类的本性。文化历史角度认为技术发展会让人类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加,从而造成可以比较的对象增多。随着可比较的对象增多,我们就容易产生身份焦虑。
近代思想家们,针对身份焦虑也有一些思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个自尊公式,指的是个体的自尊感等于实际成就除以个体对自己的期待。所以要提高自尊感由两大途径,包括提高个人的成就感,或者缩小相应的期望。
但实际生活中,不断刺激人,要向着比以前更好的情况下,其实是不便于充分实践的。
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解决办法是重视与生理需求相关的特质需要,降低对话而不是的产品的欲望。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让人焦虑的因素,包括个人才能,雇主的业务调整,绩效和考核等等。作者本人也提供了八种办法。包括用哲学重拾自信,采纳波西米亚治疗法,阅读现实主义小说,转换价值观。观赏描绘日常的绘画作品,借助讽刺和戏剧的力量,改编自身意识形态,调整情绪。
我们对自我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渴望,和真实的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让人产生强烈不满足感,进而产生焦虑。而本书则能让我们用一些其他方式重新思考,认清原因,从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