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奇葩说》,彻底火了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只因他在节目上发表了一番大跌三观的言论。
马东问了他一个尖锐的问题: 『听说你结婚前40天,未婚妻不见了?』
他没有回避,果断的回答: 『没错,我换了个姑娘,结婚日子没变』
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KPI:30岁之前,必须结婚,结婚对象是谁不重要,但日子定了就得实现,因为百善孝为先,只要父母开心就好。
看到这里,现场以及弹幕上一片哗然,虽然《奇葩说》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想法及观点,但这种极端的三观明显让人无法接受。 结婚不是考试,规定时间内,就必须提交试卷,应是细水长流,思索后的“我愿意”。
为了父母去结婚,这真的是孝顺?
是,但略微带着辛酸的成分。按照世俗的标准,似乎人生就应该在特定的阶段,完成特定的事情,才算及格。18岁考上大学、25岁稳定收入、30岁成家立业、40岁有房有车......这个无形的清单催着我们往前走,稍有懈怠就会影响KPI的进程。
朋友乐乐,去年5月回家相亲,结识了现在的老公,同年10月俩人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举办了婚礼,她的壮伟事件,一度让我们这群喜欢耍流氓的人,百思不得其所。有次聚会,我忍不住好奇地问了问她:“你为什么要那么着急把自己嫁出去呢?”,她漫不经心地回答:“就那样吧!自己也不小了,找个人凑合凑合得了,爸妈也希望我早日安定下来。”
我不敢再继续问下去,她是否真正的爱那个人,或许结婚仅是那个阶段要完成的一项任务罢了。
婚后的不愉悦,打得是谁的脸?
如果抛开生活中的条条框框,说真的,随便找个人凑合过一生的想法,我表示接受不了。 在遇见胡先生之前,家里人觉得我的年龄该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也安排过几次相亲见面会,每每跟对方见面后,当晚就直接发好人卡,一来二去,我就成了亲戚中的高要求,难伺候的主。有时吴姐也会无奈地问我:“那孩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你怎么就不喜欢呢?”,”对方太无趣了,接不了我的梗,只会一味的附和。”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圈中,好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姐妹们,这些年都在父母的安排下,快速的完成结婚这项任务,现在家家过得鸡飞狗跳,见面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是讨伐老公不体贴,就是数落老公一无是处,没上进心,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嫁,有的都在准备办离婚。身边像这种凑合的案例,比比皆是,最后落到自己受罪,父母也跟着悔不当初的结果。
如果不是出于灵魂碰撞的火花,而是把婚姻当做人生清单中的任务,那婚姻的性价比,极低。
林夕曾说:“很多人结婚只是为了找个跟自己一起看电影的人,而不是能够一起分享看电影心得的人。”
如果只是为了找个伴,我不愿意结婚,我自己也能去看电影,世界上有一种孤独么不是没人陪你,而是陪你的那个人,根本不懂你。 有些事情晚一点,慢一点到达,谁能说这种人生就是失败的呢?至少我不敢说。况且,如果真要有30岁前必须完成的事情,我觉得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有自己的人际圈子,一辈子太长,遇见错的人,远比孤独更可怕。
题外话:
昨晚看到一个视频话题关于:“你觉得什么年龄,适合结婚?”,抽样人群中,超95%的人,都觉得要到30岁的时候,才结婚。问其原因,总结就是以下两点:
1、30岁之前,都要为自己而活,结婚后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家庭责任;
2、30岁,经济稳定、思想成熟度都相对于比较完善。
百分百的人,回答即使是年纪大了,父母强逼下也不愿意随意找一个人凑合。可能这不能表示所有人的心声,但我却被击中了,形式越来越简化的同时,心灵上的诉求,显得格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