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整理术》这本书,六年前就已入手。不过,当时读书不能称之为“读”,充其量是翻书,重读完全是新书的感觉。虽然现在水平虽然也不高,但好歹能写读书笔记了。
书中大部分内容并不新鲜,比如欧阳修的“三上”,在书中出现频率很高,反复引用。但这本书,仍有让我受触动的地方。
整理提炼创意和知识
作者认为:人们并不缺乏好的创意和知识,却因为不对这些宝贵的财富加以整理提炼,多数都给浪费掉了。
可以说,所有人都有灵感闪过的时候,但,能把灵感记录下来的却不是所有人。灵感来时,千万不要指望大脑帮你记住。如果不管不问的话,灵感很快就会消失,或者沦落为众多想法中的一个,在别人的文章中读到或有人做到了,浮现出这个念头:我也想到过……
很用心的截屏,收藏到云笔记里,相信自己过一段时间会仔细阅读的,但是事实往往是存起来就已经很满足了。试想,当时都不读,怎么能指望之后会读?
购置大量的肉,要是在新鲜期做成食物,那功劳可大了,就能成为提供营养的有价值的美味。但只是放着不用,食材也就不再是食材,做不了食物慢慢会成为垃圾,放久了会臭,即使是在冰箱里,也要定期清理,成为负担。
收藏的信息,置之不理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绝对不会变成知识和能力。时间久了,只会使你的收藏夹变得臃肿不堪,所以趁热乎劲读了,消化了,及时为大脑提供营养。
读完的资料,尽早写总结文章,避免遗忘,将其印在大脑中,用的时候随时就可以调出。
记录灵感的方法
灵感稍纵即逝,作者提倡随时记录,甚至要求在枕边放好纸笔,半夜醒来要是有好点子,摸着黑也要写下来,由此可见对灵感记录的重视程度。
记得我曾经无意间构思了一篇文章,其中套用了我和木先生很好玩的对话,当时饶有兴致,准备写下来,顺便也算是记录夫妻间的趣事。可惜,没能及时写,过后拼命地想,却也只能想起有这么回事,至于那些有意思的交谈,一丁点也想不起来。至今觉得特别遗憾。
作者建议随身携带小记事本,如今我们可以用手机代替。
记录方法:
一、每一项之间要画一条线间隔,才不显混乱。在开头写序号、日期,最好能拟小标题。
二、如果把灵感写成文章,就在那一页的上方画两条红线,如果把灵感作为演讲材料,就画一条红线。
有些灵感还没应用,那就要检视它们是否值得继续保留。如果不值得,完全可以舍弃。
三、再准备一本笔记本,把那些仍然觉得有意义的灵感转移过来。
记录时两页对应一个主题,条目之间留下足够多的空白,方便补充内容。并且抄下原笔记本的序号。
四、两种笔记本都要标好序号,最好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示区分。作者白色厚纸为第一种笔记本包书皮,用茶色牛皮纸为第二种笔记本包书皮,望过去方便明了。
一旦发现了什么,或者听到、读到什么有趣的东西,我都不会事后再找补,而是当场就记下来——这是一条铁律。
动笔写是一种整理
有写毕业论文的学生说:“不整理思路,根本没办法写。”作者的建议是:“不如先写写看。”
决定动笔时不必有压力,要尽量轻松地开始。不要一开始就想着一定得写出多么了不起的大作来。即使认为还没有准备好,也要对自己说:“没问题,我可以动笔了!”
这样一旦开始写,思路自然就会浮现出来,而且越写脑子里的想法就会变得越清晰。
在写反思日记时,我有过这种感受,只要让手中的笔动起来,写着写着,一些不曾有的想法蜂拥而至。
李笑来认为:“只有创作过程中生成的灵感才是有价值的。”谈到写作《把时间当作朋友》时,说原本题目是“管理我的时间”,本打算写时间管理类的书,后来发现时间是不可管理的,人只有管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思考地更加透彻。
作者建议:不要中途写了擦、擦了写,因为那样你就会逐渐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些什么。一鼓作气写完,然后再回头去读,这样才能从容地推敲、有效的修改和订正。
有学生问老师,怎么才能写作文,老师说:让手中的笔动起来,不要停下。
只要开始写,并专心思考,思路会主动朝大脑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