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练习小题琴,每天持琴不到五分钟,儿子就会开始抱怨,诸如持琴手累,拉弦手指痛,下巴疼,脖子痛等等。
有一次上课时,儿子又和他的老师抱怨说,琴拖让脖子痛,小提琴老师沉默了一下,亮出自己的脖子下靠近胸的位置,上面有一个明显的深红色的大块痕迹,咋一看以为是烫伤后的疤痕。
老师说她很少让人看这个疤,只是想告诉孩子,没有什么职业是轻而易举的。这个疤是长时间练琴的产物。小提琴的琴拖紧紧贴着脖子,压力下会有摩擦和汗水,皮肤在外力作用下为了自我保护就会生茧生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成了类似疤痕的印记。现在在这个印记的保护下,琴拖压在脖子上再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保护层太厚了。
我很感慨,以前只知道手用多了会生茧,现在才知道我们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
走职业路线的音乐老师,平常我们只看到她们在舞台上的光环,羡慕她们的才艺。很少关注到她们在人后无数小时的练习,在无人处洒下无数的汗水。
是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优秀的人都肯对自己下狠手。
01 那些出生比你好,比你优秀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勤奋比你努力
第一次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时,是15年朋友圈里火爆的那篇关于金刻羽的网文。金刻羽标准官二代,前财政部副部长金立群之女。1982年11月出生。精通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热爱文学和艺术,钢琴和单簧管技艺都达到了专业级水平;她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哈佛所有的本科课程;2009年27岁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终身教授。2014年入选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并担任瑞士历峰集团董事。
大家看到她简历后的第一反应是,哇,这是个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
却很少有人会思考:她的父亲是可以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却没有能力让她以第一名的成绩从美国最好的私立高中毕业;她父亲也许能让她入读哈佛,却没有能力让她用最短的时间毕业,并获得之后的学术成就。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超级努力和自律的,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家庭条件,是可以帮助一个具备成功者素质的人更快地发展,却不是所有好条件的家庭都培养出优秀的子女。
02 那些大放异彩的人,背后都是多年的积累
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由于互联网的扁平性,我们更容易获得外界的信息,我们更容易知道外面的世界有无数优秀的人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得了多大的财富,充数在我们耳边的又有无数的信息,似乎也有很多人一夜成名,让人感慨的同时也让我们迷茫和困惑。我们看的是别人的成功,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积累。
比如微信大V咪蒙,似乎一夜之间阅读量200万+,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她成名之前,已经接受了中文院系的7年科班训练,在传统媒体干了12年编辑,其中也干过很多记者工作,出过3本书,写过不少专栏,有创业开公司的经历,初始积累已经足够丰富。像这样的人,微信公众号就是她的一个触发机会。
再比如很多人是从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的《成甲说书》音频节目里了解到成甲,觉得他很厉害,是知识管理的专家。实际在他出名之前,也是有多年的积累。他曾经规定自己一年要读完100本书,为此,哪怕已经很累很困了,也要在睡前读完至少20页的书。这样过了两年时间,读了200本书。之后他也不断反思,将获得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地联系,内化成自己的信息,写出了《好好学习》这本书。
仔细研究一下那些优秀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能够静下心来,真正脚踏实地的干事情。很多的人刷视频,刷抖音时,在网上闲逛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时间的流逝,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争分夺秒,在学习,在思考,在实践。
03 普通人如何逆袭
你奋斗的终点可能只是人家的起点。这么一看简直普通人没有出路,那么换个方向来想,如果普通人没有金钱,没有财富也没有人脉,更没有理由不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喜欢寻求速成或捷径或者所谓的方法。比如学英语,市面上不断有人提出新的方法,啥疯狂口语啥词根词缀,每一种都坚持不久。而踏踏实实的坚持学这才是成功的秘诀。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五年每天五小时的练习。
作家王耳朵曾经说过:一个人靠什么才能立足,不被轻易取代?最核心的要素,无非是以下两点——稀缺的个人价值,和自觉快速成长的能力。
我们这一辈子,可能会被友情辜负,会被爱情辜负,但绝对不会被你自己的努力所辜负。
作为普通人,找准自身的价值,努力加坚持,做时间的朋友,相信每一天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某一天终会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