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当代美国文学中,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考验,《麦田里的守望者》已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现代经典”中的一部。
翻开书,一个鲜活的青少年形象渐渐在眼前丰满,我的思想跟随着主人公去了大洋彼岸,成了他回家必经之路上的一位过客。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
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
霍尔顿是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儿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
他对妹妹菲苾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
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
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麦》出版后,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了争论。
有人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满口粗话,因此应该禁止。
但经过30多年时间的考验后,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本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许多公共学校还以它为教材,美国的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社会学课程《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性质》中,指定本书为必修读物。
至今,本书总销售量已超过千万册,有好几种不同版本,它在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也日益巩固,越来越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重视。时间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麦》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
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
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具一格。
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随着对《麦》的深入理解,不由得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和表达力,作者捷罗姆•大卫•塞林格(J. D.Sallinger)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给本书增添了不少艺术特色,开了当代美国文学的心理现实主义先河。
他总是能不动声色地抓住日常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从而揭示人生的密码,或者说把人深刻的劣根性通过简单的细节来加以表现。比如说阿克莱问什么都要让人回答两遍,为了打断霍尔顿看书他就死死地挡住光线,再比如漂亮的室友每次出门都油光水滑,光彩照人,可他那套洗漱用具肮脏不堪。
这是作为一个作家最大的能力,本书刻画人物如此深刻逼真,也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感性和知性完美融合的能力。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里,精神生活更加重要。。
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
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量,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
因此美国有的当代史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为“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那些以消极的方式(主要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颓废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的青年人,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
本书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至少霍尔顿还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向往长大成人后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的理想虽然幼稚可笑,但骨子里毕竟还有想“救救孩子”的想法。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
阖上书的时候,渐渐理解了作者想通过本书表达的深层意义。
如果只看主人公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
其实,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和谐社会下,在我们身边,也不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他们头脑聪颖,却显得与当今的教育制度格格不入,他们内心憧憬着美好生活,憧憬着一片麦田,却得不到家长老师的耐心引导,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反叛和矛盾。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曾千百倍耐心地教他们学说话,学走路,但随着他们的成长,当初的耐心也逐渐减弱。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始终甘心做“麦田守望者”,让他们的能力尽情发展,个性尽情张扬。
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其实是守望一代青少年的青春岁月,让他们能快乐地成长。
本文由汇新云刘生整理于网络@璇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