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在通简卷中记录了几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第一个是李允则的故事。
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但岳麓书院一定知道吧?那就是李允则主持修建的,他是北宋时期的守边名将。
话说李允则有一次在军中开party,正在酒酣之时,下属突然来报:老大不好啦,咱家兵器库着火啦!只见李允则不慌不忙,是该喝喝、该乐乐。不久火就被扑灭了,检查发现兵器烧坏了一些。事后他暗中派人带着公文到瀛州,用装茶的笼子弄回来一批兵器。一番操作,不到十天就补足了库存,旁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档子事。
后来枢密院知道了,向宋真宗告状,弹劾李允则见火不救。皇上说,允则一定有他的道理,且让朕问他一问好不啦。于是问李允则,他回答说,兵器库向来戒备森严,防火防盗防闺蜜。突然在party时起火,一定是奸人所为。当时如果立即停止宴客而去救火,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哦。皇上一想有道理啊果然是高手,于是这事儿完美解决!
第二个是王旦的故事,又是宋真宗年间的一把火,这次是皇宫里府库的库存丝帛被烧光。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于是打申请:不好啦木有丝帛了,赶紧到河东去运哇。报告连上三次,都被时任总理王大人压住。问他原因他从容不迫地说:”丝帛这种小事儿洒洒水啦,自然有人送来的嘛,何必大张旗鼓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家里没余粮呢?”过了几天,果然有进贡的来上交四百万匹帛。原来这是王旦事先用密函去督导而来的。
这个王旦估计听说过的人也不多。你只需要知道他是和寇老西儿(寇准)相爱相杀的名臣就行了,他死后获得了古代大概是最高级的的谥号“文正”(相当于去世能上新闻联播那种)。
讲完这两个故事,《智囊》点评道:李允则用装茶的笼子运兵器,王旦密函督导丝帛,都是相同的用意和思路。
北宋这两个故事都被收录于通简卷中。所谓“通简”,就是釜底抽薪、化繁为简的艺术。
《智囊》中说,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通则简,冰消日皎。
意思就是说,这世间很多事都是庸人自扰。只有通达的人,遇事才能化繁为简,就好像太阳一出,自然化冰消雪。
军队里的兵器库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巧会在宴会的时候着火?如果当即就事论事,带着一众人马直扑过去,便正中下怀。可以想象到宴会一定会杯盘狼藉、争先遁走,军营一定是呼天抢地、混乱不堪。放火的奸人,他等的可就是你自乱阵脚,要的可就是party不欢而散。
宫里一点儿丝帛被烧了又怎样?非要急急火火、千里迢迢让大队人马运过来?那威严何在、信任焉存,满朝文武怎么看、外国使节们怎么看、沿途百姓怎么看,同行怎么看、大鹅怎么看......
李允则和王旦的智慧在于,他们没有因乱而自乱,没有陷入别人给他们预设的战场。他们冷静地分析了局部小乱局背后的本质,抓住了解决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
兵器库着火了,那我稳住阵脚灭火便是,火灭散席,人心自然安定。兵器和丝帛被烧成灰了,那我从其他地方调来便是,仓廪补足,恐慌自然消止。
有人在那里点火,我们不去那里,而在这里把问题解决。
库里的余粮没有了,我们不去市场上大喇叭广播询价,而通过名正言顺的方法让货自己主动来。
坏人在私塾念经,我们不去凑热闹把他薅出来,而直接把他银行卡剪了。家里的小岛上打群架,我们不亲自过去抡拳头,而是在自己预设的战场另起炉灶。
任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
教员同志说的好,“鲁莽的专凭热情的军事家之所以不免于受敌人的欺骗,受敌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况的引诱,受自己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的鼓动,因而不免于碰壁,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任何军事计划,是应该建立于必要的侦察和敌我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周密思索的基础之上的缘故。”(《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就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智慧,也是我们能够以相对的弱势,面对乱局,却能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原因。
文章能看到这里的读者,一定得给个彩蛋。
大事小情,道理很多都是相通的。
你想化解婆媳纠纷吗?你想拥有和睦家庭吗?你想化繁为简一句话结束抱怨吗?
请看《智囊》中一个牛肉干引发的“血案”。
隋朝时有个秘书监(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弟弟特别爱喝酒。有一次他弟又喝醉了耍酒疯,一箭把他家驾车的牛射死了。他一回到家,老婆就过来哭诉:不好啦,小叔子把牛射死啦!只见馆长大人不慌不忙,淡淡地说了一句:哦,那可以用来做牛肉干。
冷然一语,扫却将来多少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