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高考将近,社会的躁动突然安静了下来,前段时间到处都是新一线、抢人才、落户、摇号、贸易战、股市等等信息,即使不用互联网也能清楚的嗅到。高考的来临看似和这些俗事毫无关系,其实都是未来再等待的高考学子的入局,而成为怎样的入局者,或许就决定在未来的两天或者四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使是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也明白的道理。在我的家乡,一个安徽较贫困的地级市,可能因为贫穷,我自小觉得父辈和祖辈他们特别重视教育,因为只有读书,孩子你才能走出去,才能放下父辈的锄头,挺直自己弯下的脊梁。的确在我父辈那一代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个年代连饭都吃不饱,一个人的教育可能需要一家所有人的投入,因此也牺牲了家里其他兄弟姐妹的机会,或者来说,那个年代家里太多子女,除了长子和最小的孩子,其他人出生就决定了要继承他们父亲的土地和锄头。没错,这就是我们的父辈,而我们就是农三代,我们父辈从当年的教育和高考知道了和自己兄弟姐妹的差距,知道读书和不读书的差距,知道自己出门打工甚至看不懂路名的苦楚,知道被那些当地人白眼的心酸,所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了。
一个我同学家庭的例子,因为父辈那个年代的原因,他父亲是次子,即使有很好的初中成绩,只能把上高中的资格给了他的兄长,就是我同学的大伯。即使他大伯成绩平平,但是上完了高中在那个年代就足够改变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而事实就是如此,我同学大伯家庭条件到现在非常殷实,自己的孩子后来读了名牌大学,在合肥有车有房。所以我同学的父亲从小就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即使家庭条件不好,即使自己远走他乡,因为他父亲明白,上一辈落下的,下一代要更努力才能赶上,当然我的同学也不负所望,读了心仪的大学和研究生。可是资本都是靠积累的,尤其原始资本的积累价值更高,所以也要明白,我同学和他大伯孩子这一代的差距依然存在。
作为农三代的我,从农村的学校走出来,我也认为我初中是个佼佼者,考上县第一中学,一般我们那个时候乡镇初中考上县重点高中的比例也就5%,现在应该更低,越好的资源越集中,因为农村的孩子和县城的小孩差距越来越大。每当回老家,看到村里的孩子一人一部手机,不是吃鸡就是王者,充斥这样气息,他们很多小孩就是我的同学的小孩,他们父辈没有走出去,留下这群孩子在家里,我真的很为他们的未来担忧,或许会重复他们父辈的道路。就是像我这样自以为还算优秀的人,高考只是考上了普通一本,后来我才发现,和我一起上过中小学的人估计来来走走两百多人吧,然后我知道的读大学的也就寥寥十几人。这就是残酷的农村教育。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我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和你走在一个城市的马路上”。
可能是自己年龄到了,经常关注杭州的学区教育和下一代的问题,当我看到杭州普高和职高的招生比例是1:1,第一反应是我的孩子只有50%读普通高中上大学的概率,瞬间替下一代亚历山大,后来细想,我们当年是从5%的初升高的残酷竞争中走出来的。
说回当下的一些社会问题,现在的新一线,人才落户等热门话题,就是当前高考学习的未来面对的问题,其实都是在抢人,抢的是未来的你们,而你们又有多少被抢的资本。自己的价值决定在自己手里这是没错,可是自己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弱,因为阶级上升的通道变窄,要么你要有更好的资本,例如家庭条件好,社会关系好,要么更优秀,才能做个更有资格被抢的人。
说一些更现实生活话,社会的发展要看城市的发展,我们的未来就在城市,即使我们是农三代,可是那是回不去的农村。现在面对动辄百万的大城市的房价,有时候感觉非常无力,还记得“我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和你走在一个城市的马路上”,可是我还要更加努力成为你的邻居。要么透支上一辈仅存的积蓄,要么自己更加努力让自己留在城市,或许有些人不赞同我的观点,可是这辈没走完的路,下一代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高考在即,砥砺前行,成为能改变自己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