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㈠怎么分析卷子?
大部分学校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由于这次都是在家考试,考试完老师基本上都会把答案发给学生,所以我们就借此机会,聊聊怎么分析卷子。
❶首先,整体分析。根据自己的情况,看哪一科考试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哪一科考得太差了,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哪一科考得不错,问问自己做对了什么;哪些科目考得中规中矩,很符合自己的水平,想想怎么突破目前的瓶颈。
我举例说明一下,假设我给自己定的整体目标是每科85%分。但是我语文和政治比较差预期是80分,数学和物理稍微强一点,来弥补语文和政治的不足。在各科都定好分数的情况下来分析每一科。
比如,语文考了75分,比预期差了5分,看看问题出来哪里,能不能再做对5分的题,当然多了更好,但是我们要根据目前的学习能力和精力来安排。数学考了90分,没有低于预期,但也没有惊喜。
整体分析主要是看看整体与预期的差距,保证大体上能够可控,比如这次考试语文竟然不及格,那么一定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重点补习语文,对以前的语文学习方法也要提出质疑,为什么效果那么差,一定要做出改变;如果只是比预期分数少3-5分,那只需把前段时间语文学习方法或者内容略做调整即可,不同的情况应对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❷其次,单科分析。这段时间学了哪些知识点,感觉哪一块学得不太好,反映到卷子上,哪些题做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然后卷子上的错题又反映出哪些知识点学得不好,哪些平时习惯不好。
把错题归类:不会的题占多少分,计算错了多少分,似懂非懂的扣了多少分?审题不仔细扣了多少分?
每一道错题都要重新做一遍,看能不能做全对。
❸第三,从每一道题入手。分析错题主要针对三类题型:不会的、似懂非懂的和会的但是做错了的题。有些题即使侥幸做对了,也要当做不会的或者似懂非懂的题来分析。
针对每一个题问自己5个问题:
①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么运用这个知识点解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或思路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当一道题一道题分析完之后,应该把这些不会或者做错的题分类,看看都是哪些知识点没学好,或者有哪些错题是相同的原因造成的,然后针对性解决。
★在分析完卷子之后,有两件事一定要做:
①分析完卷子之后,无论是哪一科,我都建议把错题重做一遍。看过答案也没有问题,但是一定不能看着答案把答案抄到卷子上,一定是自己重新在练习本上做一遍。中途不要看答案,做完对着答案检查,如果步骤还是错得比较多,那就再做一遍。
②每一科目一定要抽1-2道题,讲出来。可以给父母讲,可以给同学讲,也可以自己录视频讲解,也可以自己给自己讲解。遇到讲不清出的地方,一定要重新复习或者请教老师,然后再讲,一定要能完全讲清楚。
㈡分析试卷经常被忽略的点
在分析卷子的时候,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分析知识点不分析习惯和学习方法。
就比如,“这道题我绝对会,只是做题的时候不小心而已。”如果有这种想法,下次就很难避免类似的错误再发生。当碰到错题的时候我们最好能问两个问题:当时为什么做错?下次怎么避免?
会做的题做错,大多数是因为审题不仔细,有时候也可能是自己以为会了,实际不会,比如很多学生在做证明题的时候感觉会,但就是不会写步骤,那实际就是不会。
还有一些情况,是考试的时候不会做,考试完看到答案“恍然大悟”。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还有可能是平时做题的时候,没有用尽全力,大多数时候是有个思路,在演草纸上写写,就急于对答案,答案对了就以为会了,答案不完整,只要能理解就得过且过。平时习惯了得过且过,考试的时候是很难拿到高分的。
关于习惯我在这里简单强调两点:一个是关于审题的,审题的时候一定要画关键词、关键句,各科都要。还有一点是,平时做题要拼尽全力,不要得过且过。
㈢制定计划
分析卷子是为了找到问题,接下来是根据问题制定计划。制定计划要分三步:
①第一步,就是找到问题,做好取舍。卷子分析完,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有些是知识点没掌握牢固,比如语文字词句掌握不好,或者阅读理解不好,或者数学计算掌握得不好等等。有些是方法和做题习惯有问题,比如,时间不够用,审题不仔细,卷面非常乱等等。
找到问题,可能会很多,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既要完成学校作业,又要补习弱项,时间会非常紧张,所以必须做好取舍。一般经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比如语文的字词基础、英语的单词以及数学的计算,如果这些不好一定要放在平时学习的每一天。
有些内容可以短期专题训练解决的可以集中放在周末或者假期,比如语文的阅读理解,作文,数学的一个专题等等。这些内容可以每个周末抽出时间练习,或者假期练习,平时保持跟上学校节奏。
②围绕问题寻找资源。比如,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要买一些配套的阅读理解学习资料;想练习计算就要准备计算资料。另外,要把各科尤其是语数英的错题本准备好,利用起来,平时做好错题、难题收集,错题本绝对是复习时候的利器。
资源除了配套学习资料,还有老师资源,可以是学校老师、身边同学、身边家长或者辅导班老师都行;还有一个隐性资源就是时间,不过是除了学校作业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③分配资源,学习资料除了寻找需要花费点时间,准备好之后就不需要花费时间了。这里说的分配资源主要指时间,但是老师资源也不能忽略,老师除了能答疑解惑,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计划、方法、习惯指导,因为老师一般都比学生经验多一点,他们手里既有单科资源,又有方法和经验。有时候老师只需要略微指点就可以省很多时间。
时间分配要根据第一步分析的优先级进行安排,最好能制定跟进表格,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内容,完成后打卡标记,这样既能检查是否完成当天全部任务,不容易遗漏;又能提升成就感。
㈣说点感想
在很多学生甚至家长的意识里,考试是一段学习的终点,这个观点当然没错,不过考试最大的作用是发现不足。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析问题,而且要尝试着仔细分析,刚开始不会分析不要紧,做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就会越来来越好,毕竟以后还有很多考试要分析,即使毕业了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复盘,方法类似。
做完分析就是制定下一步计划,很多学生每次考试后都一样,考试前后在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没有丝毫变动,如果是稳定在高分上的学生可以理解,因为这方法对他们已经很有效,但是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必须在考试以后对学习内容、方法、习惯重新思考,看看哪一部分做得比较好,继续保持,哪一部分做得不好需要优化。
制定完计划,接下来就是执行,然后考试检验计划,考试完分析,然后调整计划,然后接着执行……实际上这是一个戴明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调整计划,缺了其中哪一步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