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王阳明心学
在昨天整理的《这一代人的学习》中,罗胖提到了,既然提到了就来听一听,整理整理思路。
为什么讲王阳明心学
2016年11月份,罗辑思维上架了两本书——上下册的《王阳明》,作者熊逸拜托罗胖一定要讲一期,但是由于体系太庞大,所以一直拖到了最后。
王阳明是谁呢?
他是生活在中国明代中期的一个思想家,活跃在明代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两个皇帝之间,也就是明武宗和明世宗时期。王阳明活的时间也不长,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他是浙江余姚人,今天的宁波余姚。
王阳明除了学问大之外,官当得也不小,他当过两广总督,当过兵部尚书,就是今天中国正部级干部这一级。当然他一生最重要的还不只是学问和官职,他身上有爵位,他是新建伯,就是伯爵,这玩意儿挺值钱的。
那王阳明凭什么封了这么一个伯爵呢?因为有军功,他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这个故事很复杂,大家有兴趣随便买本书,都能看到非常精彩的表述。
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学的一个分支。
在中国的整个政治思想格局里面,儒学是皇权的解毒剂。
中国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一种集体人格,是君子人格,这个人格就是儒家的最终产品。
儒学是什么?
第一,儒学本质上是追求一种人格成果,跟现世的功利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找儒学要成功学,问道于盲,你走错路了。
但是反过来说呢,如果你对一套理论抱有坚定的信心,真的走到了成功那一步,也没什么奇怪的。所以是不是成功学,您自己看着办。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在说啥呢?
两条君子之道:向外求圣贤,向内求诸己
心学再伟大,它也是儒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标和儒学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当圣贤、做君子。那这个目标定下来之后,怎么去达到呢?理论上就存在着两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我们很熟悉了,就是高考。
中国古代的儒生也一样,想当圣贤,首先把圣贤书先读好,每一个字句到底是啥意思,考据明白,像汉代的儒生主要就是干这个活;找人格榜样,孔子至圣先师,向他学,还有他手下的那些徒弟们;另外,就是盯住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行动坐卧,用君子和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知错就改,那积累到一定的时间,我可不就是个圣贤吗?
这条路径我们是比较熟悉的,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一直成长过来的,这个路径的本质叫向外求。就是利用各种各样我们生命当中遇到的东西,不断地像雕刻刀一样雕刻自己,最后达成那个人格目标。
还有第二条路径,就是向内求。
王阳明就是这么想的,孔子是圣贤,我不是吗?他是人,我也是人,凭什么他是圣贤,我不是呢?区别就在于,我本来也是个圣贤,但是我的心灵被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给污染了,用佛家的话来说叫贪嗔痴慢疑。向内求,跟自个儿的心灵较劲,把这些污染物剥离开来,我此心就大放光明,我就也是个圣贤,也是个君子了嘛。
关键事件——龙场悟道:此心俱足,不假外求
从龙场悟道开始,一直到五十多岁死去,王阳明所有的思想都是在这条路上,比如说著名的龙场悟道。当时王阳明是在贵州龙场这个驿站当站长。那个驿站穷得要死,但是那天晚上,面对满天星斗,他突然欣喜若狂,说我悟道了。
龙场悟道核心是啥?八个字——此心俱足,不假外求。
就是所有关于圣贤和君子的标准,我心里全有了,我不需要到外面去找,这就是那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喜过望的时刻。此后王阳明所有的学术,其实就是这条路径,只不过他提出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说法,把理论雕刻得越来越精细。比如说,他后来提出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还有他临死前提出来的叫“阳明四句教”,本质上都一样。
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意思也很明白,我的此心是没有善恶的,这是心之体;但是一旦我跟世界接触,这个意念一动,马上就出现了善恶之分,好的念头和坏的念头都开始有了。但是我心里有一把刀,这个刀叫良知,对吧?我用这个良知去判明这些善恶,然后就是格物致知了,最后为善去恶,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一个圣贤,一个君子,就是这么回事。
心学就这么简单,但是你可千万不能小看它。
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是个核心概念。它是驱动整个世界总的发动机。
罗胖人生的王阳明时刻
据我所知,所有对世道人心有起码智慧的人,他的人生当中都会有这么一个王阳明时刻:他突然意识到,要想过得更好,要达到更高的人格和事业目标,不是向外求,要向内求,就是一切的根源,甭管是困难还是自己的不如意,根源都在于我自己。
自爆家丑,我人生当中的第一个王阳明时刻,是发生在我大学三年级期间。当时我也忘了具体什么原因,反正跟几个同学关系闹得有点僵,然后我的一个老师在旁边观察,看在眼内,就跟我说了这么一段话,说胖子,你别觉得自己什么都对,你为人也还行,也乐于助人,然后也没害过大家,那为什么关系不好呢?我告诉你,是因为你没有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所以才闹到今天的结果。
你看,这话好像是很简单,但是听在大学三年级的罗胖的耳朵里,那叫晨钟暮鼓,如闻雷劈。因为我长到十几岁,快二十岁的时候,一直觉得我要过更好的生活,就是要考更好的大学,获得更好的分数,竞争掉、PK掉别的人,我跟其他人打交道,我只需要有礼貌就可以了。发自内心,在自己身上找根源这件事情,到那个之前没有想过,可能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但是真的体察到自己的内心,那是第一次,所以我当时是乜呆呆地愣在当场。
所以,从这个理路开始出发,你才能谈得上你心智的成长。所以,吴伯凡老师经常讲一句话,说从远方过来一个人,那是个人吗?不是,那是一个认知模式。
一个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认知模式,他跟世界的关系,跟他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有关的,和他占有的资源是没什么关系的,这就是心学认知世界的理路。
王阳明心学: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王阳明所有的故事当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就是他少年时代读书,老师就问他,你为什么读圣贤书啊?王阳明说,当圣贤啊。老师说你疯了吧你,读书是为了当官,是为了出仕,像跟你爸一样,去中状元。
读儒家经典本身就是培养人格,但是因为在向外求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变异,不断地畸形化,变成了一个功利色彩的东西。一个小孩说我读圣贤书,当圣贤,当时的人没法理解,连他亲爹都不理解,这是不是出了问题?所以要转向向内求。
向内求为什么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因为它让人人看到希望,人人都变得平等。要不然按照你们原来的那套仪轨,有人走得远,有人走得近,你就是君子,我就是愚痴,对吧?这人就不平等。但是一旦承认人人心里都有圣贤,大家都平等了。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有一个基础,就是当你相信满大街你看见的都是圣贤的时候,你就登堂入室了,可以修习心学了。
心学的两大渊源:佛学和孟子
这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不是王阳明自己提出来的,他其实也有渊源,最重要的渊源是两个。
第一个是佛学,佛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和儒家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它作为思想方法,和心学是相通的。佛教也承认,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众生,包括每一个虫子,它都是佛性俱足,你自己就是佛,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污染,把这个佛性给遮掩了而已,所以你终身的目标就是修持,把这些东西给扒拉开,然后见性成佛。
佛性在哪儿?在自己的内心。上哪儿见性?往自己心里瞧。
所以,在所有的宗教体系当中,佛教是最特别的,释迦牟尼是教主不假,但他不是神,他只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向他学的目标是啥?是成为他,学佛是为了成佛,这个在其他宗教当中都没有。你信仰上帝,莫不成你还要自己当上帝不成?那不是疯了吗。所以你看,佛学是心学的思想源泉。
第二个渊源,是孟子。孔子一天到晚讲,你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都是在修正别人。但是孟子发明了一个学说,说我讲的这一套,什么仁义礼智信,都是你心里自个儿有的,你自己回家慢慢修。
所以,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养胸中的这团气就可以了。孟子有一段名言,叫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叫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叫义;恭敬之心人皆有之,这是礼;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智。我们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都是你自己心里有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主张孝,你从小被你父母养活大,你跟父母不亲近?你不感父母的恩?这就叫孝,把它养大,你就是圣贤嘛,这是孟子的学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当然,你说心学有啥问题呢?有问题,就是它没了标准。
你的心和我的心它不一样,我们俩没法互相质疑、互相否定。所以王阳明临死的时候,弟子就问他,老师,有什么话要留下来吗?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我的心是光明的,我啥也不用说。那你是不是个圣贤,外面怎么看得见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王阳明死了之后,他的弟子都是听过他讲学的人,马上就分裂,叫四门七派,分成一大堆派别,吵得一塌糊涂,到底哪个代表根正苗红的心学呢?谁都不知道。所以今天罗胖在这儿讲心学,谁也不用反对,这是我的心,我的体察,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怎么反驳我呢?这就是心学的问题。
心学对我们这代人有什么用?
王阳明心学的意义,在于简化我们认知世界的秩序化框架,这是中国文化版图不可或缺的一块。
道德很好,但单一的道德目标很可怕
要想运用心学,先得干一件事,就是把心学的精神内核给阉割掉,就是心学和儒家追逐的圣贤君子的道德目标,你得先放到一边。
这儿不是说道德不好,道德很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孟子和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人人心里都是圣贤,所以这没什么了不起。关键是,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下,道德这两个字的处境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分两点来看。
首先,在现代社会,道德它就是做人的一个底线,它不再是一个追逐的目标,为啥?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大规模协作的社会,你只要足够聪明、明智、有眼光,你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靠谱,你对人好,你自律,这样的人在协作当中,是让人放心的,别人更愿意跟你协作,你在协作当中收获的利益就更大。
所以只要聪明,你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增进自己的道德,表演自己的道德,这没什么了不起。现代人要是在道德上出现问题,说白了,就是蠢,你明明可以靠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去获取利益,你为什么去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呢?这是智力上的缺陷,不是道德上的缺陷,这是一点。
还有一点,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各种价值观齐头并进,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如果这个时候你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说我就追逐某一个道德目标,你很可能会变成一头怪兽,你信不信呢?
钱钟书先生讲过这么一段话,说上帝要想惩罚人类,大概是几个方法,一场饥荒、一场瘟疫,或者一场战争,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人间降临一个道德家,如果这个人的道德目标一般人做不到,而且他还有强大的煽动力的话,这个人很危险,是人类的灾难。
英国哲学家罗素讲过这么一段话,说我从来不敢说为我的理想献身。为啥?因为我没有把握它是对的。
在这个现代社会,追逐单一的道德目标非常可怕。
知行合一的真谛:良知和认知升级
我们把心学这个灵魂和核心给阉割掉了,那剩下来是啥呢?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论。
我曾经讲过,我也听很多高人讲过,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方,心学将是一种显学,它会大放异彩,这指的不是道德这一个侧面,而是它由外向内,追逐自己提升的这个思想方法。
比如说王阳明思想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知行合一,请问这四个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做浅表的理解,说既然认知到了,就应该能做到,你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就应该戒烟嘛;知道好好学习有未来,放了学赶紧回来做作业,这叫知行合一。这个理解也不能说错,但是确实太浅了。
更深一层的理解呢?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它所有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我们的自身,是我们的这颗心,这就是心学的道理。
首先,你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来驱动更正确的行为。比如说投资,行很简单,签个字那钱就花出去了;但是你知道什么项目能投资,将来能涨,这个知是极难提升的,这叫以更高的知来驱动正确的行。
反过来呢,所有的行的目的,都是要提升自己的知。提升知这件事情,其实特别特别难,你别觉得一句话,我看到了,点赞,说得不错,这就叫知;一个格言我能背下来,这就叫知;一番道理我能讲出来,我能写纸上,这就叫知。其实不对。
有一个著名的段子是这么说的,父亲问孩子,来,说说将来的志向;孩子说,我长大了要追逐金钱和美女。父亲“啪”一个嘴巴就打上去,要孩子重新说。孩子只好哭丧着个脸说,将来长大了我要追逐事业和爱情,父亲伸了大拇指。你看,这玩意儿在形上是一回事,但是在父亲的脑子里,分裂成两个认知,他觉得一个对,一个错,自己就是个糊涂蛋。
那为什么从知到行,中间有这么宽的一道沟呢?因为行是面对最具体的选择的,选择关头极难极难。
举一个例子,2016年中秋节前夕,阿里巴巴有几个程序员,是负责安全事务的,他们居然做了一个小程序,在公司的网站上抢月饼,当然抢到的只是购买月饼的那个资格,将来还是要花钱买的。
就这么一个小事,后来被发现出来之后,公司居然把他给开除了。网上就吵得一塌糊涂,一派人说,程序员干这种事非常的聪明嘛,用技术来获得优势,这是黑客精神,多好。还有一派认知就认为,这种管安全的程序员投机取巧,耍小聪明,这件事情万万不能纵容,一定要开除。
你看,两个认知似乎都有它的道理基础,好,这个难题放到阿里巴巴公司高管的面前,他怎么选择呢?这背后才考较你公司的价值观和真正的认知,平常那些道理吵来吵去是没有用的。关于这件事,吴军老师在他的“得到”专栏“硅谷来信”里面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那个认知水平就很高了。
回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知行合一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特别难?
刚才我们讲,从知到行当中有条沟,叫选择。我们这代人就是选择太多了,原来选择少的时候,你的那个认知分裂还不大容易看得出来,现在分分钟就面对大量的选择,看起来是好事,但是它在撕裂我们的认知,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道理,哪个认知似乎都是对的。但是一旦面临选择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打群架。
我们这代人面对的时代,其实是一个总进程当中的一段,这个总进程是什么?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话已经讲明白了——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在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
原来选择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靠着什么血缘关系,什么社会层级,这些确定的东西摸着往前走;但是当一切都要烟消云散的时候,除了自己这颗心,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认知升级,我们还有什么能靠得住的呢?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对我们这代人提出的重大命题。
本期荐书
本期节目跟大家推荐的新书是《王阳明:一切心法》,熊逸作品。
我们今天同样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这种巨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让我们无所适从,紧张焦虑。在熊逸看来,阳明心学的意义,就在于简化我们认知世界的秩序化框架。
为什么推荐熊逸?因为他从来没把谁当神来膜拜,包括王阳明。因为把王阳明供成神,对于我们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用处。
走下神坛,王阳明给了我们每个人最简单的一切心法 ——
通过回到内心,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坚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周遭的世界变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