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刚入简书,进了好多个专题主编的群。刚进群那会儿,很开心,群里很活跃,没有多久群里就开始悄无声息了。四年后,重新回到简书,发现简书的玩法早已与之前大相径庭,还在摸索阶段,无意间被春风老师发现,事情就开始变得简单了。一如既往,我也进了群——春风群,但不同的是,这群从我进去到如今,已经有五个多月,群里依然热闹,有闲聊玩笑之语,也有分享领会之交流,还有相互之间的暖心之举,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群有趣有才有心之人。
群里认识的第一人,是春风老师(一笑作春风)。春风老师,是雪中梅,美而不冷。我喜欢看春风老师的文,她的文不霸道,不强势,就如同她的名一样,是温柔的春风,给你最温暖的吹拂,和化雨般灵动的文字。
她是红楼专家。她将红楼故事写得特别的有代入感,很轻松,很个性,看文之后会突发感叹:“原来红楼故事还可以这么讲!”她也唠家常,家常里有生活的一地鸡毛,但更多的是那些生活中的积极和美好,我忍不住想:细碎的生活,本是无趣,却因为生活的人有趣而变得有趣。春风老师和铁人是神仙爱情,看他们的日常就知道生活有多琐碎,爱情便有多甜蜜。
曾楚河,我很喜欢他。楚河如茶,回味无穷。曾经说过,他像张嘉译,也像冯唐。后来发现,他其实就是曾楚河,独一无二。他会写散文,散文行云流水,他会写故事和小说,故事娓娓道来,小说精彩绝伦。他还会炒茶,茶如香似溢。
阅读楚河的第一篇文,是《把岁月化成歌,留在山河》。那时候就在想,为何他的文总是如此散?散到我已经不知道飘荡在何处,可是又欲罢不能。他家在云南,那个让人很向往的云南,那个曾经想去上大学而没去的地方。他有茶园,有果园,还种着玉米,养着猪。总感觉这样的生活是古时山水田园派的生活。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楚河的生活似乎便如晋朝陶渊明表达一般,那是一种安详的闲适自得。楚河有很多的粉丝,群里有人曾经叹,“你有八千多粉丝呀!”楚河复约:“不写水文!”短短几字,我有些无地自容。回到简书,怒删多篇短文,那些曾经只是为了凑日更的短文。纯粹的为了凑字数而写文,这样的文如何能让自己圈粉?我不禁感叹,楚河是真的热爱着笔下的文字。
理事会点赞的第一篇文,是因为时雨大哥(时雨普降)。时雨大哥如春中雨,柔而润。其实那时候刚重回简书,对于所谓的理事会,不明所以。对于简书的点赞原则也是一知半解。而他看到我的文,便推荐我找理事会助力。我受宠若惊,除了我和他都在春风群里,我时雨大哥并无其他交集,可是他却给我指了路,异常的兴奋。其实聊天回复,也是很谨慎不敢多说,怕多有得罪。在群里久了,发现时雨大哥,很低调。无意中,在简友的一篇文中发现了他的自我简介:
简介很短,却是文如其人,他如他的简介一般,温润而仁厚。
有时候觉得,他是很像及时雨宋江,“侠肝义胆交真友,仗义疏财最重情”。
春风群里,还有一位老大哥——魏治祥。我记得当时看到他的简书名片时,我就在想,这想必是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群里,我们称他魏大哥,也叫他魏老师。他,如山中松,青而韧。魏老师读过很多的书,他写的读书感悟总是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他喜欢记录生活点滴,原本觉得不过是件生活小事,在他的笔下却是妙趣横生,像他的“扫地机”,写的是扫地机,却透出他与夫人之间的甜蜜和对生活的热爱;还有“牵手”,我们所常见的亲密行为,在他的笔下,透着夫妻间的相濡以沫,还有对彼此的爱意恒生。再有他的小说,读起来爽快至极。也许,他已经年过古稀,他呈现出来的状态其实并看不出他的年龄,他是我喜欢的魏老师。
魏老师曾在我一篇日更文中评论:“写习惯了,便如吃饭喝水。”一直以来觉得能坚持日更的人很了不起,而魏老师就是那个一直坚持日更的了不起的人。他在简书日更,他的公众号是隔日一更,有条不紊的写作状态,让人特别羡慕。愿自己到了魏老师的那个年纪,也可以有着魏老师一样的状态,笔尖文字生花,心间日子成诗。
我在群里说话不多,最近因为忙于论文,话和文都少了,但是并不想退群,按群友的说法是:“不说话,光看群里说话,就觉得有趣。”仍记得春风老师定下的10年之约,希望到时群未散,人应约。以后在群里的日子,要继续慢慢发现群里的特别,慢慢记录心中的感动和这一群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