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看了个老电影,名字是“活着”,余华同名小说,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拍的,电影拍的真好,里面的背景音乐好像是唢呐吹的,把气氛烘托的震慑心灵。
我第一想法就是这故事肯定是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也让我联想到了电影《百鸟朝凤》里面的唢呐,这声声吹的凉,吹的壮。
小时候是经常能听到唢呐的,红白事的时候有,不过最多的还是白事,估计是白事的听多了,所以一听到唢呐就感觉是像在哭一样,哭的声声慢慢,哭的凄凄惨惨,所以用这种音乐最能烘托一种气氛,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美之感觉。
我觉得,音乐总是最接近灵魂,也是最能触动灵魂感受的。
于是,我昨天把书看了看,发现这故事不是发生在黄土高原上,最起码是在长江以南,估计那个时代的农村都是一个样子吧,所以借着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很多同类题材的小说,但大都是黄土地文化居多,路遥的,陈忠实的等等,但是为什么黄土地上能出这么多好的作品呢,但是作品中总是有一种老农艰苦朴实,头戴毛巾,努力奋斗,无论经历了什么,都是始终对生命有这一种张力,有这一种平凡之美。
可以用“有信,有盼望”来说,但是书中的人物如果加上唢呐的背景音乐,总感觉有一种壮士的感觉,感觉那里的人民太苦了,太难了,太有张力了,太能奋斗了,你脑海中会浮现一张褶皱黝黑的脸庞,在劳作中唱一首信天游,顿时有一种苍凉的画面美感,很美,很壮。
这就不由得不让人想起了日本的一些作品,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日本有很多作品是很凄美的,一种物哀之美。就像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不管别人读到的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反正我感觉是物哀之美,很美,很凄凉。
我不清楚日本的这种文化是在什么经济条件下达成的,但是中国的这种黄土地文化确确实实是穷。不是宿命的穷,而是客观的穷。暂且不说这经济条件,中国的文化始终是受儒家影响最大的,这种最起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有盼望,不管是出在什么样子的环境下,人不会想到要去自杀,只会想到去奋斗,去接受,就像《活着》中的富贵,活着的意义本身就是为了活着,而不是死。但是日本是一个崇尚“自杀”的国家,中国人可以为知己者死,但是很少有说去自杀的。我猜想原因之一应该是日本人对于生命的意义看的更为轻淡,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长条形状的国家,地震,台风,各种灾难繁多,自从佛教传入之后,日本人对这种浮生若影的梦幻感觉愈加强烈,感觉生命是转瞬即逝的,如梦亦如幻,应作如是观。所以日本的作品中会出现物哀,因为物是转瞬即逝的,人也是转瞬即逝的,既然是转瞬即逝的,那么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就有了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一系列的自杀行为。
看中国的这种文化,越看你越不想死,看日本的,你越看越想死。而且还是怎么美怎么死。而中国的这种活着的张力才是活下来的人笑对人生的真是面貌。
不能歧视死,存在即是道理,物哀也是美,像酒,不能贪杯。如美女,看看就好,自古红颜多祸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