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作业抄了很多,解题方法滚瓜烂熟,但考试依然不及格;
微信公众号数量2000万以上,但我们常听到的自媒体大咖不过就那么几个;
制造手机的厂家多如牛毛,但许多却只沦为大牌的加工厂,甚至被驱逐出市场;
……
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在努力学习前人经验,期待站在大咖们的肩膀上有一个更棒的开始,往往却被无情的现实打击得心灰意冷。然而,这并不是因为大咖的经验没有用,只是因为你在一味照抄的浅度模仿。
给大家讲一个大文学家富兰克林学写作的故事,或许对正在迷茫徘徊的你有所启发。
年轻时,富兰克林只是印刷厂的学徒工。每天看到报纸印出来的时候,他就想:“有一天我的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就好了。”
他是行动派,想到了就做。当时没有专门的写作班,他就把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剪下来,再一句句抄写在一张张纸条上,抄完之后,他把这些纸条全部打乱,让自己把这些语句按照顺序排列下来,慢慢地就弄懂了文章结构。
然后,他又把难度提高了一个档次,让自己把文章一句句默写下来,慢慢地,他又懂得了如何运用文字。
终于有一天,他的文章出现在了报纸上,随后的写作兴趣也与日俱增,天天奋笔不休,终于成为大文学家。
和很多人一样,富兰克林学习写作的最初,就是在模仿,且是最低层次的模仿,照抄。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停留,而是通过重新给文章排列顺序,以及默写文字两个方法,来深度了解好文章的结构和文字运用方式,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写作方法,随后成功实现了当初想要“让文字出现在报纸上”的梦想。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步因深度模仿而得来的成功,富兰克林才会有越来越浓厚的写作兴趣,才会不断去发掘自身写作的优势。这时候,他已经突破了原有模仿对象的瓶颈,引发了属于自己的文字革新,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字风格,读懂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才会写得越来越顺手。
世界上每天写作的人很多,但是富兰克林式的大文学家却少之又少。为什么他最终能够成功?即使故事没有清晰表明,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因为他在后期已经开创完成了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成为大文学家的人,更应该是早些年那些曾被他模仿过的人!
成功没有捷径,模仿也需要深入。
不要再用假装听课、记笔记来安慰自己已经足够努力。
因为任何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经验,
都不可能带你突破原有思维,更不可能带你走向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