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置疑,《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被曹雪芹刻画得惟妙惟肖。
儿女情长的宝玉,多愁善感的黛玉、八面玲珑的宝钗、两面三刀的王熙凤、乖巧贤惠的袭人,大到皇家贵妇,小到丫头村妇,无一不生动形象。
其中刘姥姥的形象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她或村间老妪,或是个大智如愚,丑中蕴美的刘姥姥,或是个勤劳善良而又有侠义心肠的刘姥姥。
然而,宝玉这等公子哥儿唤她“贫婆子”,妙玉视其为“脏婆子”,黛玉等千金小姐戏谑她为“母蝗虫”“女清客”。事实上刘姥姥并非只是个这样的穷困乡间老妪,她这一形象中实际蕴含着极大的智慧,其中就体现在言语行动思维之中,即所谓“会说话,能办事。
以刘姥姥这般岁数,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自有儿女敬奉,可她却跑出来为儿女讨生计。她对女儿女婿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
这个机会便是投靠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王熙凤。刘姥姥有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她知贾家的状况,“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她了解贾家人的性情“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所以,她带着外孙去贾府讨生计了。
再者,她笨拙憨实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初进荣国府,“侯门深似海”,刘姥姥多少有点拘束和惶恐,新奇古怪的玩意也看得她眼花缭乱,唯有咂嘴念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她也不怕凤姐的威风,大胆向凤姐诉苦并道明来意,并很自然地和凤姐套近乎,开口就是“你侄儿”,以期能博得凤姐的怜悯。既点明了与凤姐的亲戚关系,又表示了自己的接济目的。可见,刘姥姥在进贾府之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因此,成功也是意料之中。
二进荣国府,刘姥姥不再忐忑不安,而是从容自在得多。她带了些“枣儿、倭瓜并些野菜”来答谢贾府之前的慷慨,同时发展同贾府的关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回中,李纨给贾母准备了各色折枝菊花作为头饰。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让刘姥姥一同。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帮她打扮,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刘姥姥笑答:“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刘姥姥明知这是凤姐的恶作剧,但是不能发作,只能自己吞了苦果,以“体面”“老风流”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又合了众人的打趣口味。虽然带点自嘲的意味,却是不乏机智和谐趣,赢得众人喜欢。
刘姥姥虽然久居村野,但是却“生来的有些见识”,面对大庭广众,她不仅随口编派乡间传闻,合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思,更是应答自如,趣味无穷,引得众人乐开了怀。无论是恶作剧之后的自贬自嘲,还是的粗俗不堪的行酒令,她都引得众人欢乐。她善用自贬型幽默来化解尴尬和矛盾处境,也会利用亲和型幽默来缓解与他人的关系,争取良好的人缘。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虽被处处嘲笑和恶作剧,但她还是凭借其智慧与乡下人耿直,给这个腐朽的富贵之家带来新鲜田园气息,思维敏捷,语言奇趣。这一趟也使得她满载而归。
三进荣国府,贾府是由盛转衰,而刘姥姥一家则是经过前两次的接济而过上殷实富足的日子,她这次来是带着知恩图报的心。见了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凤姐求刘姥姥给求神许愿,“便在手腕上退下一只金镯子来交给他”刘姥姥道不用这个。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说:“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刘姥姥绝不是贪财之人,更不会乘人之危。王熙凤死后,巧姐的舅舅要把巧姐卖给外藩做偏房,王夫人平儿都无计可施之时,刘姥姥把巧姐和平儿带到农村藏了起来,这是刘姥姥大智大勇的侠义行为。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刘姥姥挺身相救和其他亲戚的落井下石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刘姥姥难能可贵的优良品质。以至后来刘姥姥做媒把巧姐嫁给了刘姥姥她们当地的一个地主家,并且使她成了金陵十二钗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纵观《红楼梦》,贫有贫的难处,贵有贵的祸端,虽然刘姥姥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为了后辈而折腰进贾府讨好处,但刘姥姥乐观幽默的人生态度,应变自如的交际能力,硬朗灵活的健康身体,纯朴自然的生活作风,都是贾府中人难以企及的,虽然是进贾府被笑没见过世面,但是刘姥姥也以自己的“本色”揶揄了那群贵族,活出了真性情,畅笑自己的人生。人间最大的聪明不是治家治邦,也不是吟诗作画,而是审时度势、察言观色和趋利避害。因此相比较“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凤姐、“心比比干多一窍”的黛玉,以及“心比天高”的晴雯,刘姥姥具有在社会底层积累的草根智慧,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生活中有不少像刘姥姥这样处境的人,但不及刘姥姥那样坦然。有时我们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待遇的不合理,回过头再看看刘姥姥,我们就不得不说,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勇敢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把理想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