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的学习是经验管理,稍微将课程学习的知识再整合,从【三要素模型】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这个阶段比较注重思维上的理解和操作上的实践,也是个长期积累、尝试、调整的过程,重在坚持。
下面通过ORID模型对这阶段的学习进行复盘,今日多偏个人向,自己也在不断摸索🤝,一起进步!
(O) 事实
1.课程联系:前面学习了目标管理和行动管理,清晰的目标和有规律的行动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时间的叠加会衍生出多元化的情景,这些情景又可反馈回来指导目标制定和行动执行,更有利于人的迭代成长,这就是经验管理。
2.经验管理:课程上我是围绕【三要素模型】(即积累-存储-运用)来理解,其中辅以对应的工具手段(ORID模型、金字塔结构、鱼骨图、ECRS原则)来实践。
3.【周计划】:这个阶段设计了周计划的实施,既是承上—延续前一阶段时间管理、记录的过程,也是启下—同时在日、周的复盘进行整理、总结经验。
实践:在最近的IDP学习中,也希望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课业学习进行改造,主要安排是——通过多个周计划将此部分知识进行多轮复习,一轮是总体印象的熟读记忆(配合思维导图梳理脉络),产出是关键笔记、思维导图;二轮是在前面基础上挑关键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对关键笔记进行拓展巩固,产出是能独立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阐述,有余力的同时进行课外拓展,与其他的知识连贯产生知识网络;三轮基础上是通过题目来检验成果,查漏补缺。
(R)感受
1.存储体系:个人思考下决定将课业和课外个人学习进行区分。
A.课业的文件相对单调,之前已经形成一定的存储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板块存储,当一学年完成整理之后进行归档上传到百度云盘。
但同时也尝试了对电脑存储的整理,大部分是必须存储于电脑上的文件,当然也需要不断的定时整理和更新,逐渐淘汰繁琐的操作。
B.课外的个人学习,包括课外阅读、课外课程、碎片化学习等等,将以印象笔记为工具进行整理。这部分的整理需要不断的整合,还需不断的摸索调试。
2.【周计划】:我这周相对感受较深的应该也是此方法,刚好最近在复习课业上的知识,便运用周计划对我自己的课业进行规划安排。这部分知识相对较生涩难懂且内容繁多,若是放在以前,自己也非常头疼,难以入手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甚至直接产出为无用功。
最大的感受是ORID模型课业帮我梳理思路,有个清晰把握的进度指导自己。这部分的学习成果并不是追求完成度,而是形成一个学习方法,在不断复盘调整中提高自己的适应技巧,培养学习能力。
(I)思考
1.【结构化思维】:这个思维的最大受益方向是我理不清一件事时,抓出主要矛盾再往下理清思路的一个好方法,最近也在配合阅读书籍《结构思考力》,期待能有新收获。
2.【周计划】的最大阻碍是我的效率问题,这部分目前的尝试方法是【克服客观干扰】、【把握持续状态】、【摸索学习方法】几个大方向入手,同时最近在尝试记录情绪,这样可以洞察自己的状态,也不会太容易情绪波动,努力培养自己要有持续发展的心态。
3.【经验存储体系】:总体上来讲,我的存储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这周有点伪完美主义的倾向,但还是尝试建立了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逐步统一归档,参考优秀的分类体系,运用到我的学习过程中。
4.状态:这周有些精力不足,信息很多会很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有时候会没有耐心接受新的信息;这个方面的解决方案是之前的课程【精力管理】,接下来按照自己的反思要采取以下行动:
(D)决定
1.下一步的行动除了【周计划】【存储体系再整理】【精力管理全方位调整】几大方面,同时考虑进日常的活动安排【时间管理记录】,注意细节方面不用太过纠结,简化流程。
2.IDP的学习也只剩下一周了,受益匪浅,对于下个阶段的学习也要坚持,定期消化,并和之前的知识打通,不断融入我的习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