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的话……
在教师岗位工作了这些年,带过不少班级,见过不少孩子,更接触过不少家长。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如果缺少了跟家长的配合,那就是难上加难。很庆幸的是,在这几年的工作中,绝大部分的家长是配合的,而且是积极配合。但是,也有部分,他们不是不愿意配合,而是,不相信孩子是老师说的那样。作为老师,我最怕的一句话是:“我了解我家孩子”。
说这句话往往是因为班主任或者老师告知家长在学校的某些行为并不被家长认可,觉得孩子并不会做出那样的行为,比如顶撞老师、与同学发生冲突、随意拿别人东西、上课态度不端正等等。这个时候,一般的家长会疑惑,孩子在家不是这样啊,孩子在家很听话,很善良,对别人很礼貌等等的优秀。所以,就会有些家长很怀疑,是不是老师有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很委屈,觉得家长太偏袒孩子,自己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啊。为什么呢?
在跟孩子接触中,慢慢发现了一些现象,让我很容易理解孩子的这样的行为。
最近,我们班里有一名女生脚扭伤了,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扭的,更不知道在哪扭的。由于家长不在当地,所以我带着去医院做检查。这个孩子虽然是女生,但是绝对是十足的女汉子,在班里出现与男生打架,与老师顶嘴从来不在话下,非常的自我中心考虑问题,在班级中也没少批评教育,但是绝对没有任何成效,虽然不是个坏孩子,但带来的问题也是很让老师头疼。她父母也是愁得不行。
然而,就是在我带她去医院的这段时间里,我却发现了这孩子的另一面:害羞、体贴、有礼貌、幽默……一切都是好的。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老师会抱怨孩子,家长会说“我了解我家孩子,他不是这样的”。
不是孩子变了,而是环境不同了
很多孩子在家中,作为家中的独立个体,表现出来非常不错的礼仪礼貌,得到家长长辈的认可与认同,但是进入学校,却发现是另外一副模样,问题出在哪里?是品行有问题?是没有规矩?……
环境变了,孩子不在是个体,而是集体的一部分
这样的变化,首先要考虑,环境变了。在家中,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没有相互的影响。但是,当进入了学校,与孩子相处的都是孩子,问题就出来了,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巨大的,就像蝴蝶效应,当一个孩子说话,另一个孩子就敢更大声音,一个孩子可以说脏话,另一个孩子就可以破口大骂……不是孩子变坏了,是环境变了。
当我不再是我,我就不再需要负责:
在一个集体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法不责众”的心态,这也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都是一样的,在群里中就会出现“去个性化”问题,个人的责任感降低,在一群人中,一个人就像带着面具一样,会觉得自己并不会被认出来,做一点事情也不会出问题,所以一群人做事总比一个人更加激进。比如游行示威行为到最后往往会成为流血事件。因为每个人负担的责任小了,甚至心理上觉得没有了。但在群体中,“蝴蝶效应”是巨大的,孩子们会相互影响着。所以,不是孩子变坏了,而是,孩子忘了自己的责任。
所有,当我们知道孩子在某方面行为让我们差异的时候,先别着急责骂,也别着急给他找理由,先了解孩子在的环境。
你了解的是孩子本性,孩子表现的却是行为差异:
人们常说,人心里会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一个让人做好事,一个让人做坏事。这个说话很朴素,但却也有学术上的支持。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讲到“本我”和“超我”就是这恶魔和天使。“本我”就是每个人内心的“恶魔”,它没有任何道德观念,只想满足自己所有欲望;“超我”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天使”,它是法官和警察,要求我们的行为必须按照道德要求去做事。
每个人的“本我”几乎是相同的,但是“超我”并不同。而且,“超我”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在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不是打压和批评“本我”,因为它就在那,不多不少,而是应该提高孩子的“超我”,让行为更符合道德标准。(当然,超我太强大,也存在问题,在这里不再阐述。)
孩子本性好,就没问题了吗?
我们往往会说“孩子本性很善良,很好”,但是孩子本性好,就万事大吉了吗?孩子就不会有问题了吗?从上面解释来看,并非如此。
没有人本性是差的(即便是“本我”的目标就是自我满足),但是人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差异是行为上的差异。这个差异的背后就是“本我”与“超我”决斗之后的结果,“本我”占了上层。
当“本我”占了上风,就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完全考虑自我满足,不再考虑对别人的影响,而且是考虑眼前的自我满足,不考虑对自己未来的影响。
所以,孩子本性好,这是所有孩子一样的。本性好,并不能帮助孩子在行为上有更好的表现,而让孩子行为上更优秀则需要他有更强的“超我”,对自己的行为做前期的检查和审核,说简单的就是为自己行为负责。
“为自己行为负责”是孩子的责任也是权利,父母们,请不要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
孩子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影响负责,就是在培养“超我”,让自己成为自我负责的状态。但是,当我们不带领孩子认识这些的时候,无形中,是在满足“本我”的欲望,而在削弱“超我”。在孩子成为自我负责的人的路上,这是无情的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权利”。